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推拿》:风格化的人文关怀
Thursday, November 27, 2014 6: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2014年11月22日晚上,曾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银熊奖的剧情片《推拿》,不仅是把金马奖最佳摄影奖顺利收入囊中,还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改编剧本等成为本届的最大赢家,而据报道评审团对于这部作品评价普遍很高,其中陈冲认为,“它用电影的手法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世界,但你几乎能呼吸到那个世界的一种气息。这样一个黑暗的,盲人看不到光线的世界,然后充满希望。很多对光明的向往。”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娄烨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凭借着一部《周末情人》奠定了他的地位,作品风格特色也成为了一时的典型,比如以都市边缘人为主人公,叙述他们的青春焦虑与成长记忆,并伴随着镜头语言的独特性。而这部《推拿》虽然是根据毕飞宇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拿》改编,但同样被娄烨赋予了非常个人化的艺术风格,使得影片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影片在一开场时便摒弃了传统电影作品的字幕提示演职员的方式,而是用旁白的方式,在带有一定的失焦、模糊的镜头语言的伴随下,“解说”了主创。这样的开场不仅是可以让影片的主要人物群体——盲人——可以听得到主创团队,而且也显示出导演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更何况这种风格是契合于影片的人物、视点的。这点也不时的贯穿在影片的始终,比如后半部分黄轩扮演的小马在发廊被殴打后无意中逐渐恢复了模糊的记忆,影片采取了主观性长镜头的方式展示了他的“所见”,并通过摇晃镜头表现人物内心的波动起伏,使得人物的处境、内心与镜头语言密切的契合。正是影片的这些独到的摄影技巧,让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而金马奖最佳摄影奖也是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影片又带有强烈的导演风格。都市边缘人是第六代导演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娄烨的作品里尤其明显,而《推拿》中的盲人,便属于现代都市的边缘群体,影片关注着他们的七情六欲(比如小马对于嫂子、都红的复杂情感),也夹杂着家长里短(比如郭晓冬扮演的王大夫的家庭矛盾),影片将他们的情绪放大。而青春焦虑与成长记忆则在影片开场不久时也已经通过小马这个人物呈现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娄烨会在如此多的群体人物里选择了小马这个角色作为贯穿始终的人物,而黄轩的表演也将小马的欲望、焦虑等,表现的真实可信。

第六代早已从“地下”浮出了“地面”,一些导演则在市场的大潮里迷失了方向也缺失了自我的艺术特色,比如以《网络时代的爱情》、《菊花茶》闻名的金琛就执导了品质很差的《战国》,而难能可贵的是,娄烨近年里的作品依然坚持着自我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去年的《浮城谜事》,还是这部《推拿》。

     

2014-11-27 06:26: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adc70102v6ai.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