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茶马古道(三十二)废弃的县城·知子罗
Thursday, May 21, 2015 20: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在六丙公路没有建成以前,滇西怒江北段依托于一条古老的盐道,它从丽江出发,跨越澜沧江至怒山西坡的碧江县城前往贡山。碧江县城在1974年前是怒江州府所在地,因为六丙公路的通车,这个茶马古道上重镇少了来来往往的马帮。由于县城建在一个地质滑坡体上,1984年被撤销县制,随后县城被废弃,所辖行政区域一半分给泸水、一半分给贡山,从此碧江县城从地图上消失,大多数的当地人已经忘记了那条穿过岩洞的古道,向东搜寻了整整10个小时,在茂密树林和乱草从中没有找到古道的入口,岩洞中马帮不灭的火塘成为美好的传说。

   
离怒江相对海拔1000米的碧江县城人丁稀少,变成了如今的知子罗村。原来县城的行政大楼也多有怒族、傈僳族村民搬入居住。

   
独特的景观成为第二部以怒江为题材的影片——《知子罗》拍摄地,影片通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怒江边的五个孩子,经历文革至八十年代后的一段经历,侧面反映社会变革的影响。

 

 

   
站在二千多米高的怒山西坡远眺高黎贡山东坡,深切的峡谷中是蜿蜒的怒江。拍照时,一手拿相机,一手正端着傈僳族“大叔”的酒杯,踩点必须站着进去,摇着出来。

 

 

 

 

 

 

 

 

    高黎贡山

 

 

 

 

   
废弃的县城建筑。

 

 

 

 

 

 

 

 

 

 

 

 

 

 

   
曾经红火的小店。

 

 

   
行政大楼变成了民宅,傈僳族村民架灶酿酒。用苦荞麦酿制的一种低度酒,略有苦味,回甘。

 

 
   
傈僳族嗜酒,如果你喜欢喝酒,那这里是最大的酒缸。只要你端过酒杯,最终必须摇摇晃晃走出大门。虽然他们比你小上两三岁,一律亲呼你:侄儿子。

 

 

   
知子罗村最早是个怒族村落,人民公社时将山中傈僳族迁移至此,两族因地产生矛盾,互不通婚。随着时间消磨,傈僳族精湛的造房手艺赢得了怒族的尊敬,两族逐渐通婚。现在很多家庭是两个民族的后裔。

 

 

 

 

   
位于知子罗村与山下怒江间的老姆登村,建在半山腰上。

 

 

   
知子罗村的老姆登教堂,对面是一江之隔的高黎贡山。右侧是皇冠山。

 

 

   
对面山坡上的傈僳族村落,海拔大概有1800米高。

 

 
 
 

 

 
    客栈老板亲自下厨,为我们准备早餐。香浓的酥油茶、木柴烤制的荞麦煎饼抹土蜂蜜,原生态的食品比五星酒店丰富的自助早餐更有营养。

 
 

 

   
皇冠山下的怒江峡谷。
 
 

 

 

 

   
石月亮(左侧)

 

 

 
   
茶马古道上的铁索桥,六丙公路的通车使它退出了历史舞台。知子罗,的确是可以有很多故事的地方!

谢谢来访,出发在途中,不便回访,敬请谅解!

     

2015-05-21 20:13: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o0d.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