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中国绘画之父徐悲鸿两幅代表作油画欣赏
Saturday, June 6, 2015 1: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现代中国绘画之父徐悲鸿的“马”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油画在徐悲鸿的创作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他的两幅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据说当时这两幅画高悬于中央大学礼堂。壮阔的画面,深刻的寓意,打动了无数观画者的心。无耻小人却密报当局,说徐悲鸿借此影射、攻击政府,意在蛊惑人心。徐悲鸿知悉后大笑道:“这正是我作画的目的!”

《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

是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油画。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


《徯我后》

为徐悲鸿1931至1933年所创作,取材于《书经》,描写的是夏桀暴虐,商汤带兵去讨伐暴君,受苦的老百姓盼望大军来解救他们,纷纷地说:“
徯我后,后来其苏。”(意思是说:等待我们贤明的领导人,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徐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春归国后,徐悲鸿奋力投身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当中,受田汉之邀,出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教学与创作中,提倡写实主义,抨击形式主义。1929年9月,由蔡元培推荐,受聘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的革新,反对保守主义,曾亲自拜访并聘请画家齐白石出任该院教授。1930年完成油画《田横五百士》,翌年完成中国画《九方皋》,1933年完成油画《徯我后》,开中国历史画一代新风。1933年起,曾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2015-06-06 01:13:12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ov2.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