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FitBit融资:硬件创业如何傍大款
Thursday, June 11, 2015 0: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硬件创业潮,至少已经火了五年,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FitBit计划上市融资4.78亿美元,再次让很多人,包括一些在这个行业打拼数年,略觉灰心的人,对这一创业方向充满信心。

62日,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发布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计划通过上市最高融资4.78亿美元,该公司及其股东计划发行2985万股A类股,每股发行价介于14美元至16美元之间。

上述招股书显示:按照招股价上限计算,Fitbit的估值约为33亿美元。

八年前,詹姆斯·帕克和艾瑞克·弗莱德曼创立了FitBit,截止目前,Fitbit已推出7款设备,售价从59.95美元到249美元不等,并在4.5万多家零售店销售其产品。

对于大多数智能硬件公司来说,Fitbit的成功让人羡慕:事实上智能硬件行业的悲观情绪正在蔓延。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智能硬件投资案例达120多起,其中70多家初创型企业获得了约6.5亿美元的投资。但很少有企业能拿到B轮和C轮融资,甚至连天使和A轮都开始变得困难。

当然也不乏成功者。一个例子是苹果Apple Watch4月底开始销售的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头两周全球销量预计达300万只,另一个例子是小米手环,上市10个月销量突破400万只。

从市场看,智能硬件处于快速增长期:2014年京东智能硬件销售额增长280%,年销售866万件商品。

一冷一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先分析成功的安例,苹果Apple Watch作为一款硬件产品,市场上质疑很多。一位白领用户这样分析:基本上只用两个功能,一是日历,不用打开手机就能看下需要完成的工作;一是运动管理,通过与苹果手机连接,除了可以看到运动的数据外,还有可视化图形展示。

至于音乐、接听电话、短信、即时通讯等互联网功能,手机屏幕太小,操作体验不好;而且必须联上手机,并没有用户期待的便捷性。事实上,通过手机进行日历、运动管理,已经足够便捷。

一句话,没有杀手级的互联网应用,除了时尚标签这一点之外。这样的一款产品,为什么获得用户热捧,原因有几个,一是苹果的品牌影响力,苹果在全球超过十亿粉丝,即使粉丝转化率只有1%,也在超过1000万的用户;二是苹果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三是苹果手机在工业设计方面毕竟有可取之处。

小米手环的成功有类似之处:一是小米有通过社交营销积累起来的粉丝,小米手环的成功粉丝转率的结果;二是小米电商渠道的影响力,随便销售一家第三方品牌的产品,完成数以十万计的销量在小米网上也不是难事;三是小米产品的极优性价比,这一优势的根基是小米自有品牌电商的运营模式。

小米、苹果都是大品牌,对旗下产品,或者投资的公司可以提供品牌、销售渠道、资金(比如小米的生态链投资)等方面的支持,这些产品在短期内能获得销售市场上的成功,然后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大公司的优势正是他们在市场上获得的门槛。获得天使投资后,没有一定的销量,A轮、B轮就很难说服投资者,这也是最近一年,为数众多的硬件创业公司销声匿迹的原因。

当然,小米的硬件生态链投资则相当红火,目前小米的生态链投资十分成功。小米已经投资了29家硬件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有一堆投资者追着投。雷军的计划是未来要投资100家公司,花10亿美元。

每个智能硬件创业者都会讲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每一个硬件就是一个互联网入口,互联网时代,入口把控一切。雷军是这个故事角本的早期撰写者,后来的智能硬件创业者都是雷军故事的抄袭者。

但很少有人解释入口的真正含量义:入口之后,服务是什么?PC的成功,是PC上运营了一堆软件,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是通过PC、手机,可以访问电商、音乐、视频、即使通讯、新闻资源、游戏等互联网服务,入口后面是各种样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智能不关键,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才关键。

给硬件装上智能芯片,可迭代的操作系统,再联上网,就是互联网入口?这是对入口的一种误读。

对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样的智能硬件,即使不能访问全部互联网服务,也必须得有一款杀手级应用:某一互联网服务只有通过这一硬件入口才能访问,或者最便捷、体验最好。

正如移动互联网不是PC互联网的延伸,其他智能硬件上的互联网不是原有互联网的延伸。

从入口和角度思考,傍大款更为重要:唯有大的互联网公司,才有一个包括数量众多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者的生态。苹果App Store上为数百万的应用后面是海量的开发者,基于安卓的MIUI操作系统也是这样。

小米也是一家创业公司,但却是一个风口上的奇迹:小米创立的时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刚刚崛起,小米科技社交营销红利最大的受益者,完成了粉丝与用户积累;小米做手机的时候,诺基亚放弃塞班,塞班放弃的市场被安卓吞食,小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零售正从线上向线上转型。

简单说,小米作为中国仅次于阿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却从来没有花一分钱给百度、腾讯等流量垄断者购买流量,这在全球电商行业,有人可以想象吗?风口已过,很少人有雷军那样幸运。

正是这样,Fitbit作为一家智能厂商能估值30亿美元,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故事。

八年前就开始布局,Fitbit也算赶上了一个小风口。招股书显示,Fitbit已经实现盈利,去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7.45亿美元和1亿多美元。Fitbit计划将IPO所持资金用在研发、销售及营销、资本开支和潜在收购上。

对于创业者来说,现在的竞争比Fitbit成长期更为激烈。Fitbit在招股书中称,Jawbone Inc、三星电子和苹果的智能手表都是其竞争对手。咨询公司Endeavour Partners此前发布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用户在使用设备六个月后会失去兴趣。

     

2015-06-11 00:52:09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afab30102w91u.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