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个人募捐须规范,但不能因噎废食
Sunday, November 8, 2015 17: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文/晏扬 

  前不久,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一条引人注目的规定是:“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开展公开募捐。”同时,对于互联网募捐,草案规定,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可以开展互联网募捐,其他组织和个人则只能与公募组织合作开展。

  慈善法草案亮点多多,令人期待。但其中针对个人募捐的限制性条款,在舆论场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众所周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个人在互联网上发起的募捐越来越多,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网上募捐迅速便捷,让很多身陷困境的人得到了及时救助,这一直被人们视为大好事。当一件大好事将可能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很多人自然想不通。

  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对个人募捐确有必要加以规范。仅举两例就能说明问题:今年8月,一名网友谎称父亲在天津爆炸事故中死亡,因此骗得网友“打赏”9万多元;前不久,安徽利辛县一名女子被狗咬伤,其男友虚构该女子见义勇为的情节,因而获得社会捐助80多万元。

  这类事件说明,目前个人募捐存在不规范、不透明问题,给骗捐行为以可乘之机,其危害性不仅在于使人们的爱心很受伤,更重要的是“假做真时真亦假”,久而久之,个人募捐便无人敢信,那些确需救助的个人和家庭反而得不到及时救助。

  另一方面,对个人募捐的规范要把握好“度”,不能管得太死,更不能因噎废食。应该认识到:其一,当个人或家庭遭遇困境时,公开向社会求助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每个公民的正当权利;其二,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慈善组织不能顾及每个处于危难中的个人和家庭,而个人募捐是对慈善事业的有益补充,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其三,骗捐事件虽时有发生,但毕竟只是极少数。

  草案虽然给个人募捐开了一个口子,即个人可以与公募组织合作开展互联网募捐,但就现实而言,公募组织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甚至本身问题多多,不被人充分信任,恐怕还无力担负起为个人募捐的重任。何况,很多公募组织也缺乏合作的积极性,致使身陷困境的人求告无门。

  实际上,规范个人募捐,最重要的是防止骗捐。为达到这一目的,不必非得规定个人募捐只能与公募组织合作。譬如,还可以允许个人向村委会、居委会、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进行个人募捐,并由这些机构担负审查、监督之责;再譬如,也可以允许个人寻求媒体帮助,经媒体调查核实后,在媒体的监督下进行个人募捐。也就是说,在设置一定防骗捐程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开通个人募捐渠道,尽可能降低门槛,做到堵疏结合。

  有人可能担心,如果门槛设得太低,就无法有效防止骗捐。对此其实不必过分担忧,因为,骗捐行为“纸包不住火”,一旦被揭穿就涉嫌诈骗,将会受到刑事制裁,这无疑会对骗捐行为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而即便仍无法彻底杜绝骗捐,我们也应理性看待——这是为了让更多身陷困境的人得到及时救助而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是“两弊相权取其轻”,也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2015-11-08 17:52:07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929780102w0ny.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