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我们的征途是《火星救援》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4: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不少影迷会联想起《星际穿越》《地心引力》《拯救大兵瑞恩》这些电影,对好莱坞熟一点的,可能还会想到《红色星球》等,不过我看完《火星救援》,倒是第一时间想起了《火星建设者》——已故中国科幻作家郑文光在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

《火星建设者》描述以中国为代表的地球建设者们来到火星,将之改造为宜居星球的艰难过程,这是新中国第一篇荣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而在此前三年,郑文光发表的《从地球到火星》是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可见“火星”作为一个鲜明意象,一开始就浸淫在新中国太空科幻的血脉里。

当然,这也不单是中国科幻的喜好,事实上,世界科幻小说一俟谈及太空科幻、星际移民等题材,火星(超过月球)几乎都是首选,最有影响力的或许当从威尔斯那部著名的《世界之战》开始算起,按照吴岩教授的说法,估计是火星上疑似存在运河的“天文发现”刺激了作家们的想象力——距离在可控范围内也是关键原因,真跟三体星系一样,也没几个人整得明白。

郑先生没赶上互联网+的好时候,或许我们在热议《三体》《火星救援》这些科幻作品时,也不该遗忘我们的《火星建设者》(后来被扩写成长篇《战神的后裔》)。毫不夸张的说,《火星建设者》中的极客宅男式“现实主义硬科幻”笔法,在《火星救援》的原作者安迪·威尔那里得到了一以贯之的传承(当然时代局限性不可不察)。

我没有看过任何证明安迪·威尔曾经阅读过郑文光的资料,从《火星建设者》到《火星救援》,科幻精神就像圣灵般跨越时空神奇的流转……威尔从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一直沉迷于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一开始他在网上发布自己写的《火星救援》,粉丝越聚越多,然后移师强势网站,最终出版并跻身畅销书之列,而威尔到现在也不明白《火星救援》为什么会成为大众文化中的超级IP——从网络热帖到畅销小说再到好莱坞电影,这倒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文化产业逻辑。

不过这也给雷德利·斯科特的改编带来了大难度,稍有差池,就会失却原作中的幽默气质和“现实主义硬科幻”氛围,而过于拘泥于真实推演,又会与类型电影的要求渐行渐远——现在看来,老导演做的相当出色,电影不仅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原作中的全部关键桥段和科技精神,也成功的营造出了幽默、紧张的节奏和极端逼真的环境,让角色在情节的流逝中走入观众内心,进而把控着观众们的情感律动。

“呆萌”等演员的表演已经无需赘述了,好莱坞电影中哪个演员不优秀?哪怕是个小配角,也活灵活现,在《火星救援》这么一部很可能是年度最佳的好莱坞科幻电影里,演员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呆萌”这一次过足了独角戏的瘾,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见演员对着一大坨屎感情充沛声情并茂的表演也丝毫不显恶心。

与《地心引力》类似,《火星救援》也出现了关键的中国元素——两部电影中,都是中国航天器在最后时刻救了美国宇航员的命,《火星救援》里,中国的“太阳神”航天发射助推器及时襄助,才搭救了即将在火星上弹尽粮绝的“呆萌”。

《火星救援》里没有外星人,没有奇奇怪怪的火星景象,威尔几乎完全按照已知的勘探资料描述了火星,而斯科特又用鲜活的影像将其还原在了大银幕上(囿于时代认知,在郑文光的笔下,火星上还有苔藓般的植物甚至雾气盘旋)。所以,中国航天局的加入也是完全符合科学精神的,在中国航天蒸蒸日上的背景下,“太阳神”助推器跟《地心引力》里的“天宫”号空间站一样符合情理(亚瑟·克拉克《2010太空漫游》里的“钱学森号”则是一种后冷战的想象)。

不过现实要比《火星救援》骨感得多,NASA受制于美国国会的辖制,甚至都不能跟中国展开航天合作,遑论使用我们的助推器以及搭载我们的航天员?威尔纯粹站在科学的角度构想了中美联手展开的《火星救援》,而帝国主义政客们绝不会促其实现。

火星上的“呆萌”像极了荒岛上的鲁滨逊,所以《火星救援》又难免使人想到《荒岛余生》——几乎用一己之力扛起一部电影,若不是《地心引力》在前,很容易让人将“呆萌”与几乎封圣的汤姆·汉克斯相提并论。

在手机文字游戏《生命线》(Lifeline)里,失事的宇航员要面对外星恐怖生物的袭击,而《火星救援》里的“呆萌”既没有外星人也没有鲁滨逊的“星期五”,他只是一个人凭借学富五车的科学知识自助自救,“自助者天助之”,赛缪尔·斯迈尔斯总结的这一理念,其实也始终贯穿在北美殖民者的“新教伦理”中——当开拓者先民们第一次来到新大陆时,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与“呆萌”在火星上的遭遇是同一性质的,只不过,近代式的远洋开拓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星际勘测。

一个人不能没有同类,人性就是在人际社会中建立起来的,而现代社会的形塑,某种意义上就是鲁滨逊式的现代人所折冲捭阖出来的,如果“呆萌”老老实实的呆在地球上卖萌,也不会有《火星救援》这么大的动静出来,但即使身边充满危险,还是挡不住开拓者们对宇宙深空一往无前的热情(这是NASA多么成功的一次广告营销啊)。

李猛教授在评述鲁滨逊时说:“鲁滨逊令人惊奇的将一种非常理性化的算计与一种极端冲动的历险精神结合在了一起,并赋予这种结合以一种精神救赎的意涵。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化地结合理性与历险的生活方式,才使鲁滨逊的世界成为了我们的世界”。(《自然社会》,p.35)

这不正是《火星救援》里“呆萌”所传达给我们的意涵?历险甚至牺牲,并不会阻挡“呆萌”们探索宇宙深空的热忱,他们的冲动让人类的界限在宇宙间越走越远,他们的理性又让人类走的越来越稳。

我们的征途是《火星救援》。

【微信公号:moviedianying】

 

2015-11-23 04:13: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d81e20102wzma.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