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全球“新危机”的基本判断
Tuesday, January 26, 2016 4: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许多重量级市场专家正在预测会不会出现新一轮金融危机。121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World Index)与其最近触及的高点相比,已经下跌了20%,这意味着该指数进入了熊市区域。作为追踪23个发达国家大中市值股票的全球基准指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进入熊市区域,也代表着全球多个股市已进入熊市。截至120日收盘,日经平均指数因累计跌幅超过20%——进入熊市。与此同时,全球63个最大的市场数据显示,GDP总规模达30万亿美元的19个国家股市跌幅在10%20%之间,而全球至少已经有40个股市陷入熊市。

比股市更加引入瞩目的是世界各国的货币都在竞相贬值,而且俄罗斯、中国、印度正在经历“攻击性贬值”,全球金融大鳄在次活跃,“连说带做”地上下其手,金融套利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而各国政府、财经主管官员也忙得不可开交。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冷冰冰的现实就摆在我们面前。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必须面对现实,搞清楚“这场危机”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长、中、短三个层面、多重针对的各式解决方案,而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自欺欺人。2008年年中,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似乎是突如其来,为什么?关键就是我们根本没想到。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已经开始大规模发酵的2008年上半年,国内学者和一些部级官员还在论述“没什么了不起,很快就会过去,对中国影响有限”等等,甚至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还在不断紧缩,还在抑制经济过热。于是,整个危机处理显得如此仓促、如此被动、如此无度。所以,我们必须吸取教训。

要制定出具有强大针对性的政策或应对方案,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这次危机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我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了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而开启了“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如果这个基本判断不错,那么眼下正在酝酿、或已经开始的“新金融危机”则是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

为什么这样判断?我们曾经分析过,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已经使得“货币投机”极致化,已经使得整个世界实业资本极度稀缺。现在,当世界进入“再工业化”、“再平衡”的“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之后,世界各国对实业资本的争夺逐渐进入白热化。其实我们多次论证过,发达国家之所以挑起货币战争,其背后实际是资本争夺,是发达国家吸引全球实业资本流向本国,从而推动本国实体经济“复活”的关键手段。

我们应当明白,产业(实业)资本属于“财富创造性”的资本,但金融资本属于“财富分配性”的资本。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爆炸式的发育,使得全球经济领域贪图财富再分配的资本过度膨胀,对之相对,创造财富的实业资本日益稀缺,而财富创造能力相对减弱。这必然导致一个重要结果: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分配越来越少的财富,而为了金融暴利的维系,金融市场交易越来越技术化、专业化、闪电化,甚至采用大型计算机自动操作高频交易,并通过大幅度放大杠杆增加收益。表面上看,这样的金融交易的目的是:赚尽市场波动的每一分钱;但实际是:实体经济能够带给金融市场的“可分配收益”越来越少。

我认为,这正是危机的基本根源。金融贪婪地采用高杠杆、高技术、高速度去分配越来越少的实体经济利润,早晚有一天没得可分。当越来越少的实体经济利润被越来越多的套利资本分配得越来越细微,细微到金融利润过低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将成为主导,而这个风险的爆发就是金融危机。为什么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因为,实体经济进步一次、效率提高一次会给金融再次带来可供分配的利润,但金融投机的再度膨胀会导致实体经济利润再度相对减低,金融再度无利可分,于是再度危机。

那么现在是什么情况?如果说2008年是一次“金融无利可分”的危机,那么现在就是“再次推动实体经济进步、并使之产出更多可分配利润”的初期阶段,但很遗憾,整个世界偏好货币投机的偏好积重难返,实业资本的稀缺性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很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巨量实业资本的堆积,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等提高生产效率、商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实业利润基本没可能。

怎么办?美国必须鲸吞全球实业资本,才可能实现自身实业经济基础和利润的“复活”。欧洲拒绝输出实业资本。于是,当美国大规模QE,把利率、尤其是长期利率压到零附近,以期最大限度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之时,欧洲开始用更低的利率(负基准利率)手段避免恶化地区实业环境;日本也如法炮制,用充当美国重回亚洲“马前卒”的手段,交换美国同意其采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借以提高本土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对未来经济热点——智能化的布局。

由此可见,它们的目光全部盯住了中国,因为中国是实业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主要手段至少五个步骤:其一,自己大规模QE的同时,逼迫人民币升值,让中国成为货币投机的天堂,实业资本的地狱;其二,恶化中国周边军事和政治环境,让动荡不安逼迫全球实业资本远离中国,而流向经营环境“非常祥和”的美国;其三,在高利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升值严重恶化了中国实体经济之后,用舆论引导金融大鳄攻击中国,做空中国,更大力度地赶走中国本土实业资本;其四,当中国本土实体经济崩塌而价值严重低估之时,大量注水的美元将对中国资产实施大收购;其五,在吞入中国实业资产、控制中国市场之后,美国公司、美国实业资本将赢得巨大的利润预期,美国股市将在此预期支撑下,迎来新一轮高涨。

上述五步完成之后,第一,美国在全球的比较优势获得巩固,美元霸权得以延续;第二,美国的“再工业化”将通过占有中国实体经济和市场得以实现,在其强大的管理技术支持下,中国带给美国的巨额实体经济利润,将为金融投机继续提供可以分配的资源;第三,美国企业在中国收购的实业资产,将填实美元大肆注水的泡沫,金融资本主义得以延续。我坚信,这就是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的过程,但前提是“中国没有识破美国的企图,落入这个世纪大圈套”。

于是,问题的关键落到了一个点上:中国是不是会落入圈套?说实话,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就在这个“圈套”当中,但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重要的变化,“股市风波”引发大讨论,这让中国政府开始高度关注“境内外势力”联手布局做空中国的事情,从新检讨和纠正过去的一些错误做法。这是个转折点。随着“8·11汇改”的开始、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始、压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努力更加实质化,这说明,中国不仅拒绝了自己的实业资本被劫持,而且加入全球实业资本争夺。从此,全球金融战争、货币战争、资本战争更加激励,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程度大大增加。

既然如此,我们应当意识到,一场世纪金融大决战已经拉开序幕。下一步的逻辑是:第一,如果中国觉醒,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人民币贬值加入全球实业资本争夺,那很有可能使得美国资本劫持计划泡汤,并使得金融投机资本难以找到足够的营养(哪怕是一时),从而再度形成金融危机。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恰恰反映了这样的担心,换句话说,强大的金融投机势力很可能会因为中国拒绝打劫、并强力地反击打劫而使攻击者“偷鸡不成蚀把米”,那金融投机势力将被饿死。因为,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所谓“资产荒”恰恰说明,世界已经再也找不到能够满足金融投机者胃口的利润来源了。这当然预示着又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注意:本文不是要提供一个“新危机”基本判断吗?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打劫不到中国,没有实体经济提供的足够利润,而政府财源所能提供的食物也越来越少,全球金融投机者将再次被饿死。这就是当前正在酝酿的一场金融危机的基本性质。

第二,正因为金融投机资金已经饥饿难耐,所以现在必须孤注一掷,尽最大努力对中国发动攻击,而这一点也是全体发达国家的热切期待。它们让自己的股市涨无可涨,甚至开始下跌;让自己的货币贬无可贬、升无可升,而迫使全球投机资本涌向中国。所以,这会它们真得来了,在几次小试牛刀之后,正式的攻击已经开始了。

所以,当今中国必须敢于“亮剑”,一方面“不择手段击溃”攻击者,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化解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金融风险。

 

2016-01-26 04:26:06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dbd1d0102w0h3.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