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辣评日本】日本抢搭“萨德”战车恐事与愿违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6 18: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自朝鲜接连“核实验”、“射星”以来,东亚地区局势徒然紧张,陷入危机边缘,相关各方都在仔细盘算应对之策。当然,危机危机,有些国家已经从“危”中看到了“机”。比如美国,朝鲜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给了其加快升级东亚地区军事系统的借口。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这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反导系统,主要防御远程导弹,对朝鲜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对中国倒是威胁不小。

  面对朝鲜的强大“攻势”,韩国为寻求美国支持有可能改变政策,同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也早已按捺不住,迫切希望借机“投怀送抱”。

  日本对引进“萨德”反导系统的兴趣,并非始于现在。早在去年年初,日本政府就放出口风称有意探讨。去年年底,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则直言表示,自卫队正考虑正式引入“萨德”反导系统。此次,日本则动作加快,理由当然是应对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

  显然,一向善于玩“一石多鸟”的日本,在加快实现“军事正常化”和构建新安保体系的过程中,自然不会只盯着一个朝鲜。日本心急火燎地希望搭上“萨德”这趟车,除了美、韩两国在一边挠痒痒外,还有自己的“小九九”。

  首先,借机弥补自身空中防御系统的短板。目前,日本主要的空中反导系统有两个:一是装载在海上自卫队宙斯盾驱逐舰上的“标准-3”拦截导弹;一是爱国者-3反导系统。但是,日本军事专家及防卫省人士都曾多次承认,上述两套系统拦截作用十分有限,而现在面临着朝鲜“导弹”的现实威胁。日本如果能够趁机引入了“萨德”反导系统,将形成三段式空中防御系统,这也是日本军界心中期盼已经的美好“蓝图”。而今,朝鲜“射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日本岂有放过的道理。

  其次,为新安保法案“正名”。日本修改日美防卫大纲并强行通过新安保法以来,来自国内国际的批评不断。特别是国内,安倍政权至今仍然面临多方的巨大阻力和压力。正愁扩建自卫队、增强军事防御“师出无名”,朝鲜一“射”,让安倍着实体会了一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快感。可以预见,以“萨德”反导系统为跳板,日本或将以“北面有事”为由,进一步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为今后走向全球打基础。

  最后,“声东击西”对抗中国。从2月6日起,日本以防备朝鲜为由在冲绳石垣岛紧急部署了“爱国者-3”反导系统,但连日本军事专家都揭露称,从技术角度看,这一部署显然对拦截朝鲜导弹无济于事。换句话说,借机增强西南诸岛的防卫才是日本的真实算盘。如果能够尽快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将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车里坐上好位置,悄悄为对抗中国积蓄实力。

  如果此次“萨德”反导系统同时被成功部署在日韩,那么美国主导下的三国同盟联动军事网会越织越大。然而,“萨德”反导系统不但价格昂贵成本,而且美国会不会让日本成为系统“操作员”还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日本即使部署了“萨德”反导系统,最后也很可能沦为美国核心系统的一个接收站,花大钱做冤大头。抢搭“萨德”这班车,日本恐怕还得先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然后仔细想想能不能有“戏份”。

 

2016-02-18 18:52: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w5y3.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