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有趣的澳洲
Thursday, May 5, 2016 18: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Introduction
一般澳洲人都相当友好,出现White Trash的几率比美国、英国都小得多,而且White Trash主要集中在最危险的青年人群(teenagers);不过近期种族歧视问题却越发严重。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际,一天之内能感受四季的交替;

有时,树荫下是深秋,树荫外却是盛夏;

  车辆靠左行使,司机位在车右侧,档位当然也是反着的,在司机的左手;

  在遵循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路口上都是车让人,而不是人让车;

  骑自行车必须要带头盔,否则警察叔叔会罚款;

  日期倒着写,要写日、月、年;地址也要倒着写,门牌号,街名,市区,州;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头的,倒是和过去中国的民房一个盖法;

  这里只有三个孔的电源插座,并排两直头的用不了;

  房间内三相电源插座上下颠倒,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器电源线都是尾巴朝上倒撅在墙上;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门前路边的公共草地归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洁;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树自己却做不了主,得问问政府愿意不;

  房主垒自己院墙要找别人,安装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请别人,除非自己有LICENSE;

  很多地方办公证不要钱也没数量限制,要是真给了钱,给你做公证的JP没准儿就得坐牢;

  这里的邮局是红色的,还能直接帮公民办护照;

  图书馆办证、借阅都不要钱,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还没限制,只要你拿得动;

 图书馆里有中文的书刊和报纸,但是繁体字的多,简体字的少,反动的多,不反动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庙少;

  除了中心闹市区和商业区(CBD),一般的居民区路上几乎见不到人;

  路上会有不认识的人和你打招呼;

  和国内类似,卖电脑和配件的也爱扎堆儿,就是太懒,都快到中午了才懒洋洋地上班,老早就下班关门了;

  这边到处可见大球场,不过球场两头立着的不是球门,而是一边各四根柱子,中间两根高,两边的低;没人踢足球,这是Footy橄榄球场;

  居民看病通常不要钱,住院通常更不要钱,买药却自己要花钱(看牙狠要钱);

  学生们上课不用端坐着,而是随便坐,接老师话茬儿也不会被罚站,还会受到鼓励;

  最小的货币单位是分,最小的硬币却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现金就四舍五入了;

  没有真正的纸币,除了硬币,钱是用塑料印制的,既防伪又耐磨,撕不坏还防水;

  不像中国满大街可见百元大钞,这儿几乎看不到百元大钞,ATM往外吐的是50元的票子;

  工资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两周付,且按小时算的;

  固定电话不按分钟算,按次算,说一句话和聊几个钟头是一个价钱;

  手机单向收费,接听不要钱,但打起来常让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费用;

  吃麦当劳套餐便宜,吃馄饨(云吞);

  给人道谢后对方不说“不客气”,人家说“别担心”(Noworries);

  到哪里办事儿都得排队,没有加塞儿这个说法,你就得老老实实地且候着;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钱;

  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而且一张票(TravelPass)可以城铁、巴士和轮渡通用(悉尼);

  上班族和上学族们大都每天坐火车(相当于地铁),乘巴士的却不多;

  很多自己有私家车的也会乘火车上班或者上学,因为高峰期太堵,而且一天在市中心的停车费用可以足够坐好几天的火车;

  巴士宽敞舒适(都是大奔)除了某些线路的高峰期,经常上车后发现除了司机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位置随便挑;

  单看巴士站牌没法知道行车路线,站名还是编号,让你一头雾水;

  一般的线路上,经常是寒风凛冽中在毫无遮挡的巴士站等车半个多小时,望眼欲穿才等来一辆;

  巴士来了你得招手,否则它还不停;到站前要按‘stop’钮,否则他也不停,因为大多数站根本没人等车;

  公车统统不报站名,不按铃也不停站,你得时刻警惕着,最好知道你要去的地方的街景是长什么样的,不然很容易坐过十几个站……万一被查票,坐过站可不是个好理由!

  火车的频率比公交车高得多;公车晚点是常事!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贵;

  交通意外和家里被盗首先想的是找保险公司,而不是警察(只要买过保险,一般都有赔偿;而警察只会罚款,连命案都破不了,小盗窃就别指望了);

  年末(财政年末)是在每年的6月底,而不是12月底;

  家家户户都有个邮箱,寄信收信就像每天吃饭一样平常;(不是电子信件)

  H&MZARA旗舰店开张的时候澳洲排队的景象不亚于第一家麦当劳在中国开门的景象……Jurlique遍地开花!

  马路上一般都能看见四个季节的着装……很多人一年四季都是背心、短裤和夹脚拖鞋!

  基本上在中国看到的水果悉尼都有,华人区能买到在大陆买不到的港澳台地区的食品!

  没有人喝依云,见得最多的是Mount Franklin!

  满大街的Gloria Jeans, 但那可不是卖裤子的大卖场,而是比星巴克受欢迎程度高很多的咖啡店;星巴克只有零星的两三家,而且没什么人光顾!

抽烟……男的女的一起抽,教授学生一起抽;酒吧外面都要有一个两平方米的类似露天阳台的地方,十几个人挤在一起抽,从外面看过去绝对是景观!

  超市表示世界上没有小偷,顾客可以自己刷条形码、插入信用卡、输密码、拿收据、走人!门口虽然有检测仪,但是叫了也没人理!

  100%的厕所都是马桶,隔间里面永远都会有纸!

  各国菜肴基本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且非常地道,但基本上亚洲菜最便宜!

  市面上基本见不到100澳元的绿色钞票,去ATM也很难取到,想去银行柜台取,也要提前预约才行;去柜台取钱,工作人员不是一张一张算的,而是一叠一叠或者一袋一袋称的!

  到处都是签手机的,卖手机的很少!

10个人里,7个有iPhone,3个有iMac,3个人有iPadiPhone是街机!

  新车的价格是中国的一半,越好的车越便宜,但是仍然是日本车最吃香!

  除了华人,基本没人用伞!

  见面HOW ARE YOU, 可能两个人同时说HOW ARE YOU,但千万别回答FINE, THANK YOUAND YOU一般Local都说GOODYOURSELF

  大事说THANKS,小事说CHEERS!CIAO……可以表示谢谢或者再见“!

THANK YOUI’M SORRY要经常挂在嘴边,在公共场所碰了人家一下要道歉,忘记给女士拉门要道歉……这真是个礼仪之邦!

  书真是逆天那么贵!买一学期的新书比学费都高!

  学费年年涨,而且不能提前一次付清!

  悉尼华人泛滥,基本上无英语也能生存!

  辨认是否是大城市的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唐人街!

  大家都说中国的首都不是北京,而是悉尼的HurstvilleAshfield!

  中国人比例最高的地方不在唐人街,而是奢侈品商场!

  一般悉尼人都相当友好,出现White Trash的几率比美国、英国都小得多,而且White Trash主要集中在最危险的青年人群(teenagers);不过近期种族歧视问题却越发严重!

  盲人也可以当教授…无障碍设施条件好得让人嫉妒!

 

2016-05-05 18:52: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d26a30102x1qy.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