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美联储加息由“假数据”决定?
Tuesday, May 24, 2016 5: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证明美国经济数据“造假,对于中国人而言,很难。但我们权且放弃证明所有数据,单以失业率数据——这一影响美联储决策权重最大数据为例,4.9%你信吗?不是我不信,是美国人自己不信。一直以来,许多美国经济学家都在质疑美国失业数据的真实性,但无奈,美国失业数据“造假”是机制性的。

2015929日,美国候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令人震惊地指出:官方公布的、5.1%的失业率是一个笑话。特朗普认为,美国的成年人大概为2.51亿,其中大约1.02亿没有工作,这样算美国失业率大概为40.6%。当然,这些人不工作还有很多别的原因,这些人可能是残疾人,可能是在上大学,还有的是在家带孩子或者是退休人员。而同样的数据,在特朗普宣布参加总统选举的时候,他说,美国真实失业率在18%20%之间。

或许,18%20%这个数据比较真实,因为,大量美国学者认同这个数据。经济学家指出,推动经济增长有2大因素:更多人在工作、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他们认为,随着美国成人的工作人数在不断减少,那美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只会变得越发困难。这是十分悲观的看法,但这样的声音在美国却十分低弱,而更多的是“美国经济毫无疑问地向好”

为什么说美国的失业数据存在“机制性造假”的问题?计算公式显示:美国计算失业率时所用的分母不是“相对稳定的全体适龄流动人口,而是简单的“劳动人口”。什么是“劳动人口”,只要某人被确认“不积极寻找工作职位”,他将被剔除到“劳动人口”之外。什么是“不积极寻找工作职位”,回答是:连续三个月不在失业登记处登记或不再认领失业救济金。按照美国的规定,失业救济金最多只能领取6个月。

不错。领取失业救济金超过6个月的人群,实际都变成了美国长期失业的人口。而这些人已经不算“劳动人口”了。爱尔兰财政部国家财富管理局的经济学家黄屹杰的统计证实了这个问题。他所做的数据数据表明:1954年以来,历次复苏都伴随着劳动参与率和就业比率的双升。但这次,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复苏伴随着一个过去50年从未有过的现象: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5%。与此同时,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反弹远没有历次复苏强劲,劳动参与率却大幅下降。也就是说,失业率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失业人群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因此,我们不敢对美国经济的复苏给予过多的期待。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在按照“机制性造假之后”的数据进行调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什么重要?因为,这很可能不是一个“因经济而变的政策”,而是一个“因政治而变得政策”。美国不是没有这样玩过。上世纪80年代,明明是中东战争、石油禁运引发全球经济的“滞胀,但美联储罔顾事实,只顾物价之“胀”而不顾经济之“滞”,拼命加息,以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来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是美联储治理“通胀”的经典案例。但在我看来,物价价跌是中东战争结束,石油禁运解除的结果。我们在那个过程中唯一可以看到的事实是: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重回霸权地位。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主导者、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在被问及那段经历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一句:那是政治。

说了这么多,我们是希望提醒中国,不要简单地看待美元加息和颠三倒四的折腾,更不要被它们营造的假象所蒙蔽,或许我们需要考虑,美联储的动作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非经济因素?

 

2016-05-24 05:26: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dbd1d0102w7j0.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