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张守福:中西药汇通举隅
Tuesday, June 14, 2016 12: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中 西 药 汇 通 举 隅

张守福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作为一名医生,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员,熟谙每味药物,就如同了解自己的每名将士一样,知此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搞好中西医结合,其中一个方面就体现在中西药如何汇通,尤其是中医药人员,在临床上针对某些疾病的主证,同时也要考虑兼证,在选择用药时,采取中药治疗主证,西药治疗兼证。象一些疼痛性疾病,一面采用中药治本,一面选用一些西药镇痛治标,运用中西药标本兼治,就能很快地解决患者的痛苦。如出血性疾病,考虑西药针剂止血作用迅速的优点,结合辨证再用中药治疗出血原因,特别象一些疑难杂症、慢性疾病等。中西药联用互补不足,相得益彰,突出中西药物联用的两条腿走路,探索出中西药汇通的新路子,无疑要比单纯用中药或西药方便灵活,速度快,效果好。为此,下面就中西药汇通方面谈一点肤浅认识,供同道商榷。
 
一、如何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
 
当前,各种西药的化学成分比较清楚,但各种中药的化学成分知的尚少。据有关材料报道,目前,对中药单味药成分的研究分析仍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有的分析研究还不够透彻。所以,中西药联用的协同作用,相当一部分只能根据临床观察。例如中药黄连、黄柏、芍药、白头翁等与西药的庆大霉素、氨苄青、氟哌酸联用,治疗痢疾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黄芩、金银花、蒲公英、连翘与西药的青霉素等联用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有协同作用。急性肠炎患者表现的腹泻,中医多从湿热论治,一般拟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如果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配合输液,则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二、怎样避免中西药联用所产生的拮抗作用和毒副作用
 
关键是要尽量避免联合使用互有拮抗或毒副作用的中西药物。例如:在使用含有多种消化酶、酵母菌的神曲、麦芽、豆豉等中药,就不宜配合使用西药的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因为抗生素、磺胺类药物能使神曲、麦芽活性受到抑制,破坏酶的作用,降低其消食健胃的功效。象中药的矿物类(石膏、代赭石、石决明、滑石、明矾、龙骨)与贝壳类(牡蛎、瓦愣子、海蛤壳)等,不可同西药四环素族抗生素同用,因为上述中药均含铁、钙、镁、铝、钾等金属离子,可与四环素类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酚羟基结合,产生肠道难以吸收的金属化合物。又如中药的山楂、乌梅、女贞子等,如果与含碱性西药小苏打、氢氧化铝、氨荼碱、碳酸钙等同用,即会发生酸碱中和;中药昆布不能同西药异烟肼联用,因昆布含碘易与异烟肼发生氧化作用;乌梅、五味子、川芎均含有机酸,若与西药磺胺类联用,可导致血尿,等等。特殊情况在临床上必须联合应用互有拮抗作用的中西药,可采取岔开用药时间或改变给药途径等办法,尽量避免其副作用而削弱其疗效。
 
合理选用药物,才能杜绝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有些中西药联用后就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象中药的麻黄(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优降宁、降压片)等联用,可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溢血。中药的朱砂不可与西药的溴化剂、碘化剂联用,因朱砂中的硫化汞,可与溴、碘等化合还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等,易导致人体水银中毒;中药的乌头、黄连、川贝母等,均含有生物碱,若与西药的阿托品、654-2、咖啡因等联用容易中毒等。以上仅是单味药联用的情况,但是现在中成药品种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各种在成药的药物组成,避免中西药物联用所出现的拮抗和毒副作用。
 
三、用中药的性能来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
 
许多西药本身就有比较剧烈的毒副作用,当治疗必须使用时,临床不妨配合某些中药来消除或减轻其毒副反应。如当前抗癌首选药物5-FU与环磷酰胺等,可用于多种癌症,但就是胃肠道反应大,病人难以接受。这时采用中药的白芨、海螵蛸研粉配合成复方制剂联合使用,利用中药收敛、制酸来保护胃粘膜、减弱其对胃肠的刺激,则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四、西药也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药物归经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药物归经,这些都是中药的性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中西医是互不相干的两套理论,近年来,随着中医对西医药理论的不断认识,人们又发现,西药也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药物归经的性能。例如:维生素C 味酸,酸味入肝经,肝虚急食酸以补之,故其有补养肝脏的作用;抗生素的麦迪霉素,主治肺部及皮肤感染性疾病,可将其归入肺经,因“肺合皮毛”;林可霉素治骨髓炎疗效满意,将其归入肾经,因“肾主骨生髓”。胃复安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胃排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副作用,相当于中药的沉香、旋复花之类的“沉降”药。
 
五、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来指导应用西医药
 
中西药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拓宽的实践证明,中医药理论也有指导西医药辨证施治的作用;按照中医药理论的思路使用西药,可以更好地发挥西药疗效。这绝不是削足适履,机械套用,确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一味西药可相当两味以上、甚至一个中药方剂的综合作用,如吗叮啉是一种新型胃功力药,主治上腹部饱胀,相当于中药“理气消导”的枳实、莱腹子;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胃、肠、胆、肾绞痛,相当于木香、川芎、玄胡类“芳香理气”、“活血止痛”药;氨荼碱能舒张支气管、胆道平滑肌和冠状动脉,可用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相当于“辛温通阳”、“豁痰开结”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和“活血化瘀”的丹参饮。
 
笔者在门诊上班,经常听到一些患者的反映,某种感冒药治疗效果好,某种效果不好云云,究其原因是患者没有掌握辨证用药。中医所说的风寒性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咳嗽清稀痰,相当于西药卡他性炎症或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一般选用荆防败毒饮和麻杏止咳片等性温药物;中医的风热感冒,症见恶寒轻,发热重、咳嗽,咯黄稠痰,多相当于西医的病毒性或合并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临床上多用银翘解毒片和蛇胆川贝液等性凉药物。倘若相互颠倒,肯定得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贻误病机。西药康泰克、苯乍胶囊,主治“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用于感冒初起,这三种症状多相当于中医风寒表证。如果用上药治疗发热头痛等症状,则服药后症状就能缓解,只有帕尔克或速效感冒胶囊才能解热镇痛,那么是否将康泰克等归入“辛温解表”,而把帕尔克类药物归入“辛凉解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运用中医的辨证思路,结合西药的药理作用,去探索一条中西药汇通的新路子。
 
发表于《1994年全国专科专病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作者系霍山县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守福
 

 

2016-06-14 12:13: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fac9d0102wowb.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