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非裔每一次爆发,都因为种族歧视?
Sunday, October 2, 2016 14: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日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因为警察枪杀一名非裔青年,引发警民对峙2天,抗议活动变成大规模骚乱和出现劫掠行为,州长下令进入紧急状态,甚至打算调动国民警卫队。

骚动被平息后,警方在当地时间24日公布录像,警察局长普特尼称,警察见到史考特持有大麻和武器后,当下认定此情势“对我们和公众构成安全问题”。但双方各执一词,人们重新纠结于美国的警民冲突,种族歧视、人权、法律和秩序以及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等问题。

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市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今年2月,夏洛特市市议会通过法规,允许变性人自由选择自己认同性别的卫生间和更衣室。这项法规在全美引起轩然大波,导致自由派和保守派在政治、法律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激烈较量。日前警察枪杀非裔青年史考特引爆一场大规模骚乱,重新将夏洛特置于美国政治的风口浪尖,引起新一轮关于种族歧视和枪支等问题的争论。

这些历来撕裂美国社会的尖锐问题,使处于摇摆州地位的北卡面临新的选择,或许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产生影响。

922日晚,美国夏洛特-梅克伦堡警察局的警察在夏洛特市街头巡逻

美国近年来黑白警民冲突日益激烈,白人警察打死非裔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动辄引发抗议和骚乱,例如影响很大的2014年密苏里州的弗格森镇事件,引发美国上百个城市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然而,与弗格森事件不同,夏洛特事件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在美国南方其他城市仍然纠结于种族隔离阴影时,夏洛特已经以黑白学童同校向外界展示种族和谐,如果考虑到2006年路易斯安那州还出现白人女司机强迫车上的黑人学生给白人学生让座的现象,夏洛特一向自诩为种族和谐的城市,也算差强人意。和密苏里的弗格森相比,北卡的夏洛特可以说是一座安宁的宜居城市。

其二,夏洛特事件的另一鲜明特点是,被打死的是非裔,开枪的警察也是非裔。在夏洛特事件中,以往引起骚乱的“白警打死非裔”的模式已不相宜。然而,即使是非裔警察开枪打死非裔青年,夏洛特仍然爆发示威抗议活动,非裔民众的口号仍然是“黑人的命也是命”,“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带着强烈的反对种族歧视的色彩。这就意味着,参加抗议示威的非裔民众认为,只要非裔被警察枪杀,就是种族歧视,无论开枪者是白人警察还是非裔警察。

据媒体报道,2015年,被美国警察射杀的有1186人,其中白人约500人,非裔超过300人,拉丁裔约200人,余下的是亚裔和印第安土著,其中亚裔人数最少,估计不到20人。从调查的图表看被警察打死最多的还是白人,约占42%,非裔约占30%。当然从人口占比来看,非裔被打死的比率远远超过在人口中的比率。

但有一个问题是,人们几乎没有看到白人为此集会示威游行,拉丁裔似乎也没有。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待美国警民冲突中的种族因素,尤其像在夏洛特,当开枪的是非裔警察时,就很难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种族歧视。

夏洛特的枪声,也许并不仅仅是因种族歧视而打响;骚乱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声枪响而起。包裹在这层外衣下面的是更深层次、也更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才是美国社会的本质。

曾经震惊全美的弗格森骚乱

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最新报告,在美国劳工薪资30多年来停滞不变的同时,非裔和白人劳工的薪资自1979年以来差距最大。报告指出,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和资历的情况下,同一都市区的非裔男性的薪资,低于白人男性22%,非裔女性和白人女性的差距更拉大为低于34.2%。这只是在和白人相同教育背景和资历情况下的比较,如果是普通的非裔民众,这样的差距只有更大没有更小。

再看一组夏洛特的数据。夏洛特市属北卡罗莱纳州梅克连堡县,据媒体报道,2015年,针对全美100个大县进行的穷人子弟经济方面进步的机率,梅克连堡县排名第99。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夏洛特在非裔警察打死非裔青年后发生骚乱,也就不奇怪了。有句老话是“贫穷是罪恶的根源”,这句话应该理解为社会贫富悬殊造成的结果。

在美国,种族隔离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但是在美国,贫穷的非裔民众聚集的社区,和富裕白人和中产阶层形成隔离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不是被强制的。1965年民权法案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美国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受到种种保护。然而,对美国非裔来说,广义上的种族隔离并没有消失,只要看很多城市被称为“黑人区”的社区就可以了解,贫穷的非裔聚集在一起,吸毒、斗殴、枪杀……等等,非裔社区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社区和往往相隔几个社区的整洁的白人居住区,可谓天壤之别。

刚来美国时,笔者曾经误入洛杉矶非裔贫穷社区,说实在那是一种很难令人忘却的体验,印象中的感觉就是破败、肮脏、混乱,以及在路旁一排排冷冷注视的眼光中脊背上莫名发凉。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当年洛杉矶治安最差的地方之一。迅速掉头退出后,在灿烂的阳光下回到朋友处,恍如经历两个世界。无论人们把美国想得多么美好多么富足,美国的穷人依然存在,尤其是美国非裔穷人。

据说非裔群体流行一句话,如果你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搬出去。很多地方,随着非裔的入住,先是白人搬离,然后是非裔中有成就者或者立志有成就者搬离,余下的,就是穷人,穷人的社区。

弗格森事件中,有一个非裔妇女上街找回参加骚乱的儿子的故事,这个非裔妇女是单身母亲,有七个孩子,靠政府福利过活。这种家庭是非裔贫穷社区的缩影,很多非裔孩子没有父亲或者不知道父亲是谁,或者父亲完全根本不管孩子,家庭教育无从谈起。

穷人社区有公立学校,但是从硬件到软件都欠佳,学生无心念书。社区住房条件糟糕房价低廉,导致学区没有足够的由税收而来的经费,如此恶性循环,贫穷非裔的子女无法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境况,对他们来说,生活在充满毒品、枪支、暴力的贫穷社区,人生看不到希望。

郁闷、愤怒情绪反复纠结,一旦有机会,不满和愤慨就像火山般爆发,而每一次有非裔被白人警察打死,都是爆发的机会,即使在夏洛特,打死非裔的是非裔警察,也不能阻止他们爆发。

很显然,从夏洛特事件中可以看出,种族问题和贫困问题交替而生,但因为美国的政治正确,因种族问题导致的集中贫困问题常常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反种族歧视”成了空洞的口号。

尽管生命权是第一位的,命都没了谈何发展,但黑人们被鼓励参与“黑人的生命也重要”运动,实际上无助于解决背后真正的问题。

夏洛特黑人警察的枪声,让人们有机会穿越过去的视野,看到社会两极分化导致的种种问题。在美国,歧视某个种族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而歧视穷人算不上政治不正确,政治不正确的种族歧视掩盖了社会分化的贫富差别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纽约黑人区

事实上,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经济因素,是导致非裔日益贫穷化趋势以致动辄出现因示威导致骚乱的重要因素。当然,细究根源还是种族歧视,贫穷和种族歧视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问题无解。

在美国,很多人都避免触及贫富分化阶层的问题,每次因黑白警民冲突导致骚乱,政客和媒体都只是严厉谴责种族歧视,很少谈及被种族冲突掩盖下的贫困问题。媒体是因为种族歧视这样涉及政治正确的问题向来都是热点,政府则对改变贫穷非裔社区的问题漫不经心,或者说,还是潜在的、更深层次的种族歧视在作怪。

曾经看过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印象深刻。报告在谈及美国贫穷社区的高犯罪率的时候说,如果我们想认真打击犯罪,就必须在个人和体系的层面上,严肃认真地考虑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如何产生和扩大蔓延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措施。

对贫穷非裔社区来说,也是如此,贫穷和种族歧视可以说是互为因果,只有真正改变贫穷状态,才有可能在更深的层面杜绝种族歧视。曾经在美国遭受歧视的犹太人,早年也是贫困潦倒,凭借着凝聚力和向上的奋斗毅力,犹太人完全改变自己在美国的地位,不仅摆脱了贫穷和歧视,而且不夸张地说,这个种族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然犹太人有很多文化传统因素是非裔美国人不能比的,但是摆脱贫穷才能改善自身境况,改变被歧视这一点,犹太人是做到了。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在美国收入最低的20%人的子女之中,有42%会留在这个阶层,只有8%会进入最高20%(这个最低收入人群包括各族裔),对非裔美国人来说,这个比率会更低。社会分化趋向两极,阶层流动性下降,贫富阶层之间沟通随之降低,社会各阶层互不了解,反映到现实政治上,就是对立越来越严重。民主体系本身是一个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如果对立严重,立法、行政效率都会大幅下降。这恰恰是美国的现状,也是美国贫穷非裔和社会其他阶层对立加剧的缘由。

无可讳言,对美国非裔来说,种族歧视是一段漫长的、从历史到当下的种族主义的表现,对许许多多贫穷的非裔家庭来说,传统的“美国梦”是遥不可及的。夏洛特的枪声提醒了人们,不要让表面的种族冲突,掩盖歧视与社会分化。无论是基于内因(非裔美国人自身)还是外因(政府和民众的努力),非裔美国人如果不改变贫穷状况,美国的种族问题就没有彻底解决的一天。

刊于《观察者》网站

 

2016-10-02 14:39: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9db7eb0102wmip.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