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diy】自制云雾室,擒获宇宙线
Tuesday, March 18, 2014 18: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云室是由腐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发明的带电粒子径迹探测器。

今天,让我们来跟随腐国另一位科学家——Brian Cox教授自制一个云室,通过它来观察宇宙射线的轨迹。

材料:玻璃缸,底座,干冰,铲子,胶布,吸水棉布,酒精,热水袋,一张不透光盖布,手电筒。

首先准备一个金属底的玻璃缸和一个中空的底座。

用铲子将干冰均匀撒在底座的中空部分(请戴厚手套进行操作)。↓

把玻璃缸放上去,压实。↓

用胶布把玻璃缸和底座之间的缝隙贴实。↓

在上面盖上吸水棉布或海绵,倒上许多许多许多的酒精,多到海绵宿醉为止。↓

放上装满热水的热水袋。↓

盖上不透光的盖布,一边儿凉快去待一会儿。↓

待玻璃缸里充满酒精的“云雾”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云室”。

来,掀开看看。↓

嘿!布莱恩叫兽!里面是啥?↓

看到了吗?

看到了,叫兽笑得好灿烂!

诶,请关注红框框里的重点好吗?↓

再放大一点:

云室中时不时穿越酒精蒸汽的线条,就是宇宙射线的轨迹。实验成功!↓

如果再简化一点,可以把玻璃缸换成保鲜盒,把底座换成泡沫盒子。但无论如何,取用干冰时一定要戴厚手套,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好伙伴:双手。

背景知识介绍:

宇宙射线大约89%是单纯的质子或氢原子核,10%是氦原子核或α粒子,还有1%是重元素,另有1%是孤独的电子。剩下的很少一部分是γ射线和超高能中微子。

宇宙射线有着广泛的来源。可能来自太阳或其他恒星,或来自遥远的宇宙,由一些未知的物理机制产生。

能穿越大气层被我们所探测到的宇宙射线,通常都带有较高的能量。有的能量可远超过粒子加速器可以达到的上限。

宇宙射线也被认为是引起生物变异的一个原因。

虽然标题叫“擒获宇宙射线”,其实我们并没有擒获它们。我们观察到的轨迹,只是蒸汽沿带电粒子轨道发生凝结的一种现象。而对于宇宙射线来说,我们的云室只是一个小插曲。它们穿越云室之后,继续一往无前的旅途。因为它们的征程才是星辰大海。

【科学世界博主原创,转载请注明】

     

2014-03-18 18:13: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0192cd0101fs7g.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