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稽古探源】 古代“玉冠”考
Sunday, April 27, 2014 0: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稽古探源】  
   
 古代“玉冠”考 
    
◎尚古玉

 

摘要:中国古代“圣王重冠”,史前已发明和应用各种“冠冕”,至周代尚有规范的“冠礼”制度。通过古文献与古玉雕的对照研究,证实中国远古时代已制用“玉冠”和“玉鸟羽冠”;红山文化玉雕“斜口圆筒器”,实为远古帝王“通天”戴用的“玉筒冠”,亦即后代所称的“通天冠”。

关键词:冠礼;玉冠;鸟羽冠;玉筒冠

                       

                         一、“冠”与“冠礼”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几件“斜口圆筒玉器”,此类圆筒玉器,空膛贯通,粗膛薄璧,筒底口基本为圆形,筒膛由下至上逐渐变粗,上端为斜切大口,呈椭圆形向外敞开。类似的玉器,笔者也收藏了几件(见图1)。此类玉器发现之初,人们不知作何用途,有人说为玉杯,但却无底不能盛水;有人说为灰铲,但缺少把柄不便操作;有人说为臂饰,但端口锋利易伤胳臂;有人说为发箍,但长筒斜口并不利挽发;还有人说为乐器、武器、农具等等,不一而足,任意想象。因其用途不明,所以名称难定,于是人们根据外观形似马蹄,而形象地称之“马蹄形器”,这实属无奈的借代比喻,以方便称呼而已。近几年,随着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所谓的“斜口圆筒玉器”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据出土报告说明,“斜口圆筒玉器”多在中心大墓或高等级墓中发现,并多置于男性墓主的头部,于是猜测似为部落首领头部束发用的“筒形玉冠”,因此可称“玉筒冠”。此器的底端两侧通常钻有两个穿孔,可以系绳固定于头上;或可将头发卷成发束套入圆筒,再用发笄贯通两孔和发束而将“筒冠”固定于头发上。个别无孔的“筒冠”,可以将发髻拉出上口绾结,再用发笄横穿挡于上口的方法来固定。因此,目前大部分人已认可此器为“玉筒冠”,可能为远古帝王或贵族头戴的“玉冠”。但令人疑惑不定的是,古代典籍中却不见“玉筒冠”的记载。

   
除了“玉筒冠”,笔者还收藏了一些其它造型的“玉冠”,其中有雕成鸟形的“玉鸟冠”,还有雕成鸟尾羽形状的“玉羽冠”(见图2)。之所以称作“玉冠”,是因为这些“玉冠”的底部两侧都有穿孔,可插入发笄,以便固定于头顶。但遍查古文献,同样找不到“玉鸟冠”及“玉羽冠”的有关记载。于是,不得不下点功夫进行古代“玉冠”的考证。

           
图1玉筒冠                
        
图2 玉鸟羽冠

   
据目前所见古籍记载,新石器时代的“三皇五帝”时就已制用了“冠冕”。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冠义》:“《略说》称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帽)而句领。(郑玄)注云:古人谓三皇时,以冒(帽)覆头,句领绕颈。至黄帝时,则有冕也。故《世本》云:黄帝造火食旒冕,是冕起於黄帝也。但黄帝以前,则以羽皮为之冠;黄帝以后,乃用布帛。”按东汉郑玄和《世本》的说法,“三皇”时代已有“羽皮”制作的“冠帽”了,“三皇”时的原始社会为游猎时代,原始先民猎取动物毛皮,做成包裹头和颈的皮帽,原始部落首领也是戴着“皮帽”统治天下的。待发展到以“黄帝”为首的“五帝”时代,又发明和应用了“冕冠”。传说黄帝之妻“蚕神嫘祖”发明了养蚕和织丝,由此生产出了“丝帛”,然后又用丝帛制成“帛冠”或“冕冠”,于是便有了“黄帝冠冕垂裳制天下”的文明史话。此后,“峨冠博带”也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

   
“冠”可谓人头部的服装,所以古人又称“冠”为“头衣”。因古时称人的头部为“元”或“首”,所以又称“头衣”为“元服”或“首服”。“首服”为全身服饰中“首先”或“最高”的部分,实为显示其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冠”的形制以及“加冠”的礼仪。古籍中多有“加冠晋爵”仪礼的记述,证明古时的“冠礼”非常重要,不可或缺。比如记述周代礼仪的《礼记·冠义》就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冠者,礼之始也”;“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因此,男子成年之时,必须行施“加冠礼”,正如《礼记•曲礼》所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必行“加冠”之礼,并起用正式名字,表示已经成年。可见,“加冠礼”即为“成人礼”,“加冠”意味着正式踏入社会,也是为人遵行“礼义”的开端。而且,为表示“嘉事之重”,“加冠礼”仪式异常隆重和繁复,其仪式必须在宗庙举行,持续数日,经过三次祭祀、揖拜、醴醮、致辞之后,主持者分三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三种冠加戴于成年者头上,并穿上相应配套服装。“缁布冠”为黑布制成的布帽,属于初入社会的“始冠”;“皮弁”为鹿皮缝制的皮帽,规格比“缁布冠”更高贵一级,象征有所成就的社会地位;最后加冠“爵弁”,而“爵弁”应为享有“爵位”的贵族之“冠戴”,可谓最为尊贵的“官帽”。三次“加冠”,先是地位卑下的“缁布冠”,再是地位稍尊的“皮弁”,末后是地位最尊的“爵弁”,每加愈尊,隐喻冠者的德能与日俱增,所以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士冠礼》所记的“三加冠礼”,只是期望青年“成人”后会“三加弥尊”的象征性仪式,并非是真实生活中的地位待遇。比如最尊贵的“爵弁”,在现实人生中,须经多年奋斗,功成名就而“升官晋爵”之后才能“加冠爵弁”。古代爵位:公、侯、伯、子、男,都是极品高官等级,所以“爵弁”实为最高等级的王公诸侯之“官帽”,而一般人终生都可能得不到。因此,《士冠礼》最后说:“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像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其意是说,夏末之前的古代,根本没有公侯的“爵冠礼”,皇帝的长子也不例外,所以也没有“爵冠”之类。所谓“爵冠”及“爵冠礼”,只是商代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由上可知,“三皇五帝”时的远古时期,已经发明和应用了“冠”,且由于“古者圣王重冠”,而特别重视“冠礼”。关于制作“冠”的材质,《礼记》中说了羽、皮、布、帛,却没有提及“玉石”等类;至于“冠”的形制,则语焉不详,所以有必要对“冠”的材质和形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冠冕”形制

   
“三皇五帝”之前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御寒,猎取鸟兽的羽皮做成包裹头部的“帽”,古文中常写作象形的“冒”字。在没有严格等级制度的原始社会,“冒”的应用仅是御寒,还未升级为代表身份地位的“冠”。

   
《荀子·哀公》:“古之王者有鍪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尚书大传》曰: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郑康成注云:冒,覆项也。”

   
《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高诱注:“古者,盖三皇以前也。鍪,头着兜鍪帽,言未知制冠时也。”

   
“三皇”以后,随着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的逐步建立,“冠冕”制度也逐渐形成。人们为了符合礼仪要求而打扮体面,于是将散乱的头发扎束起来,“冠”就是因“束发”而产生的器具。“冠”本义是加在发髻上的发罩,所以东汉班固《白虎通·衣裳》说:“冠者,卷也,所以卷持发也。”《白虎通·绋冕》又说:“皮弁者何谓也?所以法古,至质冠名也。弁之言攀也,所以攀持其发也。”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也说:“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因此说“冠”的出现,与初期实用性的“帽”不同,而是后期顺应等级礼仪制度的产物。

   
关于“冠”的具体形制,先秦古籍提及甚少,如《礼记·内则》说:“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镐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另外《仪礼·士冠礼》也说:“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看文中所说的“委貌”、“章甫”、“毋追”、“周弁”、“殷冔”、“夏收”、“皮弁素积”等词,含义古奥难懂,只能参见汉魏及南北朝文献所作的解释。

   
《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汉代何休注解:“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东汉班固《白虎通·绋冕》解说:“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礼》曰:‘周冕而祭’,又曰:‘殷冔、夏收而祭。’此三代宗庙之冠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冕仰黄泉之下,万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谓之冕。谓之诩(冔)者,十二月之时,施气受化诩(冔)张而后得牙,故谓之诩(冔)。谓之收者,十三月之时,气收本,举生万物而达出之,故谓之收。冕仰不同,故前后乖也。诩(冔)张,故萌大,时物亦牙萌大也。收而达,故前葱大者,在后时物亦前葱也。……‘委貌’者,何谓也?周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士冠经》曰:‘委貌,周道;章甫,殷道;毋追,夏后氏之道。’所以谓之‘委貌’何?周统十一月为正,万物萌小,故为冠饰最小,故曰‘委貌’。‘委貌’者,委曲有貌也。殷统十二月为正,其饰微大,故曰‘章甫’。‘章甫’者,尚未与极其本相当也。夏者统十三月为正,其饰最大,故曰‘毋追’。‘毋追’者,言其追大也。爵弁者,周人宗庙士之冠也。《礼·郊特牲》曰:‘周弁’,《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爵何以知指谓其色?又乍言‘爵弁’,乍但言弁。周之冠色所以爵何?为周尚赤,所以不纯赤。但如爵头何?以本制冠者法天。天色玄者,不失其质,故周加赤,殷加白,夏之冠色纯玄。何以知殷加白也?周加赤,知殷加白也。夏、殷士冠不异何?古质也,以《士冠礼》知之。”

   
东汉蔡邕《独断》:“冕冠:周曰爵弁,殷曰冔,夏曰收,皆以三十升漆布为壳,广八寸长尺二寸,加爵冕其上。周黑而赤如爵头之色,前小后大。殷祝按蠛笮 O拇奎而赤,前小后大。皆有收以持笄。诗曰:常服黼冔。礼:朱干玉戚冔而舞大武。周书曰:王与大夫尽弁。古皆以布,中古以丝。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汉云翘冠乐祠天地五郊,舞者服之,冕冠垂旒。周礼:天子冕前后垂延朱绿藻有十二旒,公侯大夫各有差别。汉兴至孝明帝永平二年,诏有司采尚书臬陶篇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裏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於其端,是为十二旒,组缨如其绶之色。三公及诸侯之祠者,朱绿九旒青玉珠,卿大夫七旒裰椋杂星拔藓螅橛Ц魇悠溏分源裹W纩当耳。郊天地祠宗庙祀明堂,则冠之,衣黼衣佩玉佩履絇履。孔子曰:服周之冕,鄙人不识。谓之平天冠。”

   
南朝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
凡十二章。故《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天子备章,公自山以下,侯伯自华虫以下,子男自藻火以下,卿大夫自粉米以下。至周而变之,以三辰为旗旗。王祭上帝,则大裘而冕;公侯卿大夫之服用九章以下。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汉承秦故。至世祖践祚,都于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备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百官不执事,各服常冠袀玄以从。”“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所谓夏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冔者也。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礼》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夏》,此之谓也。”

   
看以上解释:“周弁(委貌)”、“殷冔(章甫)”、“夏收(毋追)”为夏、商、周三代王族祭祀宗庙时所戴的“冠冕”,但其大小和颜色略有不同,如周代为小型棕色冠,商代为中型灰色冠,夏代为大型紫色冠。

   
关于“皮弁素积”的含义,主要是指“冠冕”的材质,如《白虎通·绋冕》说:“皮弁者何谓也?所以法古,至质冠名也。弁之言攀也,所以攀持其发也。上古之时质,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礼》曰:三王共皮弁素积。裳也,腰中辟积,至质不易之服,反古不忘本也。战伐田猎,此皆服之。”《白虎通·三军》也说:“王者征伐,所以必皮弁素帻何?伐者凶事,素服,示有凄怆也。伐者质,故衣古服。《礼》曰:三王共皮弁素帻,服亦皮素帻,又招虞人,亦皮弁。知伐亦皮。”文中所提的“虞人”,为古时山林狩猎管理人员,因常披戴虎头兽皮而得名,“虞人”的“冠”本为“皮弁”,帝王“战伐田猎”时佩戴与“虞人”相同的素色皮帽。至于“素积”一词,《白虎通·绋冕》说“三王共皮弁素积”,而《白虎通·三军》又说“三王共皮弁素帻”,可知“素积”同于“素帻”,而“帻”为包头的布巾,“素”即原白素色,所以“素帻”即原白色皮布类的“素冠”。《白虎通·蓍龟》又说:“皮弁素积,求之於质也。”三代帝王祭祀时均戴原始质朴的“皮弁素帻”,以表示“至质不易之服,返古不忘本也”。

   
以上诸文都说“周弁(委貌)”、“殷冔(章甫)”、“夏收(毋追)”的形制相同,但具体形状还须仔细辨认,因为几种表述不大一致。

   
如《白虎通·绋冕》说:“周之冠色所以爵何?为周尚赤,所以不纯赤。但如爵头何?以本制冠者法天。”

   
而《独断》说:“周曰爵弁,殷曰冔,夏曰收,皆以三十升漆布为壳,广八寸长尺二寸,加爵冕其上。周黑而赤如爵头之色,前小后大。殷祝按蠛笮 O拇奎而赤,前小后大。皆有收以持笄。”

   
《后汉书·舆服志》则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委貌冠、皮弁冠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所谓夏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委貌以皂绢为之,皮弁以鹿皮为之。”

看以上的表述,原始“爵冠”含义比较一致,就是“如爵头”的形和色;但后来“冕冠”的形制则有所不同了。首先是材质不同,有鹿皮的,有丝帛的,有麻绢的,有竹木的,有系玉珠的等等;其次是尺寸大小不一,如有“广八寸、长尺二寸”,有“广七寸、长尺二寸”,有“长七寸、高四寸”等等;再次是形状也有差异,如有的“前小后大”,有的“前广后锐”,有的“前圆后方”,有的说“制如覆杯”,以至于搞不清这“冕冠”到底是方板状,还是圆筒状。于是,后代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冕冠”,如有布帛折成的“帻冠”,有条板高竖的“高冠”,有“覆杯”式的“筒冠”,有长板与圆筒结合并加玉珠串的“旒冕”,有框架外覆笼巾的“梁冠”等等。分析形成不同制式“冕冠”的原因,大概是随着三代以来等级制度的细化,代表不同职级官员标志的“冕冠”便出现区别了。所以说古代“冠式”的不同,主要源于官阶地位即“爵位”的差别。而“爵位”的名称,可能是因其所戴的“爵冠”而得名,因为“爵冠”的形状与颜色,本如“爵头”。

   
那么,何为“爵”以及“爵头”呢?实际上“爵”古时通“雀”,即“鸟雀”的别称。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鬯部》:“爵,礼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雀者,取其鸣节足足也。”段玉裁注:“各本作象爵之形四字。今正。古文全象爵形,即象雀形也,小篆改古文省之。首象其正形,下象其侧形也。……爵引伸为爵秩字,假借为雀字。”段玉裁的意思是:“爵”字即“雀”字,“爵”字的上部象“鸟雀”的正面形象,“爵”字的下部则象“鸟雀”的侧面形象。

   
《说文解字•隹部》:“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读与爵同。”段玉裁注:“今俗云麻雀者是也。其色褐,其鸣节节足足。礼器象之曰爵,爵与雀同音,后人因书小鸟之字为爵矣。《月令》: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高注《吕览》曰:宾爵,老爵也。栖宿于人堂宇,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

   
由上可知,“爵器”为“象雀形”的祭酒礼器,如夏、商、周三代的青铜“酒爵”都是仿照“雀形”造出的(见图3)。所以,“爵”字古通“雀”字,“爵”的甲骨文就是一个鸟头的形状(见图4)。先秦古籍中的“雀”字,常写作“爵”字。如现代成语“为丛驱雀”,而《孟子•离娄》中则说:“为丛驱爵者,鹯也。”再如成语“门可罗雀”,《史记•汲郑列传》说:“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而《汉书•张冯汲郑传》则说:“下邽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

                      图3
青铜爵                          
图4 甲骨文“爵”

   
因此,所谓“爵弁”可理解为“雀弁”,《白虎通》所说的“爵色”即可理解为“雀色”,夏、商、周三代的“冠色”如同“雀色”,如“夏玄”即如“黑雀色”,“殷白”即如“白雀色”,“周赤”即如“红雀色”。而《白虎通》所说的“如爵头”,即“如雀头”,可知“冠”的形状象鸟头一样。《后汉书·舆服志》说得更为详细:“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

   
“鸟雀”种类众多,古代的“爵弁”,根据官职类别和级别而制成不同的鸟类式样,如“鹖冠”、“鹬冠”、“鵔鸃冠”、“鹊尾冠”等。其制作材料也有皮、布、木、竹、金属等多种,大概因为样式和材料多种多样,所以《仪礼》中就不便细说“爵弁”的材质了。

   
何休注《春秋公羊传》说:“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似乎文官头戴“爵弁”,而武官头戴“皮弁”。此种说法不一定准确,因为“皮弁”主要指“弁”的材质,而“爵弁”主要指“弁”的形状,完全可以用“羽皮”做成“雀形”的“爵弁”。况且《后汉书》中也记载了“雉鹖”形的“武冠”。

   
《后汉书·舆服志》:“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纱縠单衣。虎贲将虎文裤,白虎文剑佩刀。虎贲武骑鹖冠,虎文单衣。襄邑岁献织成虎文云。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

   
上述文中所说的“褐冠”,实源自“鹖鸟”的形象。鹖鸟,属于雉科鸟类,因外形酷似大公鸡,民间又称“角鸡”或“褐马鸡”(见图5)。鹖鸟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鸟类学会的会标就是“鹖鸟”。鹖鸟的成鸟高约60厘米,体长1米多,体重近5公斤,羽翅短小,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常从山上向下滑翔飞行。全身羽毛深褐色,头顶长着冠状黑色短羽,嘴巴粉红,脸部鲜红,眼睛后面有白色颈圈,两簇雪白的绒毛突出于脑后,象一对犄角,因而得名“角鸡”。鹖鸟身体羽毛基本呈褐色,而最引人注目处是漂亮的尾羽,尾羽共有22片,泛紫蓝色光泽,长羽呈双排列向后翘起,形似马尾,因此得名“褐马鸡”;其尾羽中央两对特别长大,高翘于其他尾羽之上,故被称为“马鸡翎”。鹖鸟性情暴烈、骁勇善斗,宁死不屈,雄鹖之间常为争夺配偶而殊死搏斗。战斗之前,雄鹖为震慑对方,昂首伸颈,尾羽高翘,威风凛凛,鸣叫宏亮,声震千米之外。“鹖鸟”的勇武精神甚得人们赞赏,古代帝王因此选用威猛斗狠的“鹖鸟”作“武冠”的造型,而称名“褐冠”,就是希望武将们象“鹖鸟”一样勇敢善战。此类“鹖冠”,古文献中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形,宋代聂崇义纂辑的《新定三礼图》中虽有“爵弁”和“武弁大冠”的图画,但其形状均为平板式或圆顶式,并不见“鹖鸟”形象,估计“鹖冠”原型已失传而非古制了。近些年陕西西安附近的唐墓出土了一些彩陶俑,被称作“天王俑”的头冠装饰鸟雀,看鸟的形象酷似“鹖鸟”,可算古代武官所戴“鹖冠”的传承(见图6)。


    
图5鹖鸟(褐马鸡) 
                    
图6天王俑之鹖冠

   
“爵弁”的名称大概出于周代,因为对冠帽的称呼,夏代时称为“夏收”,商代时称为“殷冔”,到了周代才称为“周弁”,而“爵弁”可能就是“周弁”的一种。周代以后,随着等级制度的逐渐强化及细化,“冠冕”的形制也随之多样化了。如帝王级“皇冠”的制作材料更加精良,其形状也愈加复杂化并富于装饰性了。如附加上卷梁、漆布、金钮、缨绶、玉旒(玉珠串)等各种装饰,于是“爵弁”便改称作“冕旒冠”了。如《礼记·玉藻》所记:“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为祭。”再如《汉书·礼仪典》所说:“冕,帝冠,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里,元表,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其绶朱色为组缨”。与“冕冠”取代“爵弁”的同时,“爵弁”的“雀形”也悄然隐没了。于是,春秋战国以后的典籍中,只见“爵弁”之名而不见“鸟雀”之形了。而“冕冠”又几乎被皇帝垄断专用,而成为“皇冠”了。

             

                           三、“玉鸟冠”考

   
中国古代的“冠礼”制度,基本形成于西周,古代记载“冠冕”的多为东周及战国时的古籍,如《周礼》、《礼记》、《仪礼》,即后人简称的《三礼》,但《三礼》所记周代的“冠冕”形制,仅为文字资料,真正的“冠冕”实物则很难见到。因为古代“冕冠”多用皮、丝、布、竹等材料制作,经过几千年的浸蚀,早已腐烂殆尽。另外,中国周代的“冠仪”制度,主要是以中原地区周朝政权为代表的“中国”制度,东周以后周天子逐渐失势,春秋战国乱世纷争,“周礼”制度基本破坏,所以孔子叹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并疾呼“克己复礼”。后至秦始皇统一中国,重新规范文化制度,再经汉代几百年的规整,最终形成了以汉人文化为主的“汉服”制度。但不幸的是,汉后经过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外族不断夺权执政和改制易服,导致“汉服”文化制度几近失传。直待北宋统一中国重建汉人政权后,为恢复正宗的礼制,则须对失传的礼器和礼服进行考证确认,如北宋聂崇义所作的《新定三礼图》,就属此类专著。

   
《新定三礼图》中所列“冠冕”二十几种,主要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根据《三礼》记载及前人注解而画出的“古弁冠”,如“缁布冠”、“太古冠”、“皮弁”、“爵弁”、“委貌”、“毋追”、“章甫”、“周弁”等,其形制基本为皮帛类摺叠包裹形成(见图7);第二类为帝王公侯所戴的“冕”类,如“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等,这些“冕”的形制差不许多,都是由圆筒状的“冠武”托连长条板状的“綖板”,“帝冕”与王侯的“王冕”的区别,仅在于“綖板”前后垂挂的“玉旒”数量不同,“帝冕”十二旒,诸侯、公卿等而下之为九旒、七旒、五旒,以致无旒(见图8);第三类是文臣、武将所戴的“士冠”类,如“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方山冠”、“长冠”、“法冠”、“武弁冠”、“却敌冠”、“术氏冠”、“巧士冠”、“进贤冠”、“建华冠”等(见图9),这些“士冠”的形制相近,都是底部环箍上加皮帛类摺叠包装,有的为使皮帛坚挺,还在内部加撑铁条的“铁卷梁”,而称为“卷梁冠”。“卷梁冠”内的“铁卷梁”数量不等,根据官阶而分为“九梁冠”、“七梁冠”、“五梁冠”、“三梁冠”。看《新定三礼图》中的“冠冕”类,第二类“王冕”和第三类“士冠”,聂崇义明确说是参考《汉书》与《后汉书》的记载而绘制的,所以说二、三类“冕冠”实为“汉服”形制。而第一类“古弁冠”基本为“周制”的样式,至于周代以前的“太古冠”,聂崇义虽引用他人所作三图,却注说“旧图有此三象,其本状及制之大小未闻。此皆不本经义,务在相沿,疾速就事。”可见所谓“太古冠”只是根据沿袭的传说而画出,似不足为凭。看其图示,也似为皮帛之类制成,而皮帛类物质极易腐烂,肯定不会有实物遗留下来。即便是金属材质的框架,经过几千年的腐蚀,也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夏商之前的文物,大概只有不腐不烂的玉石制品尚可遗存下来。所以若考察史前的“太古冠”,恐怕只有“玉冠”还可能作为物证。


        
图7
古弁冠类       
     
图8冕冠类             
图9 士冠类

   
“爵弁”之名可能出于周代,但命名“爵弁”来源的“雀形冠”应更早就有了,因为夏商时代的青铜器“爵”的造型,便是抽象于“鸟雀”形状。中国古代器物的制作,玉器远远早于青铜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就是玉器时代,所以在“青铜爵”之前应有“玉爵”,而“爵冠”也应有“玉爵冠”,只是迄今官方考古发掘尚未发现而已。目前所见有明确考古记录的古代“玉冠”,仅有寥寥几件,一是1970年江苏吴县灵岩山北宋毕沅墓出土的“玉花冠”,此冠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冠高6厘米,长9厘米,外形作花瓣状,周围镂雕双层绽开花瓣,顶部雕两片合瓣;冠内挖空,冠下端两侧对钻有双孔,插入一束冠发笄(见图10)。二是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岳口乡游家港村明代益宣王朱翊墓出土的“玛瑙冠”,此冠为卷梁式的“七梁冠”(见图11)。此外,未见明确考古记录的博物馆藏“玉冠”尚有几件,如上海博物馆藏的“玉冠”,此冠据称为清代“玉冠”,也是“七梁冠”(见图12)。形状类似的“卷梁玉冠”,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有两件(见图13),一件未标年代,另一件标称为六朝时的“玉冠”。加拿大人巴尔先生也收藏有类似的“玉冠“(见图14),看以上这些“玉冠”的形制均为“卷梁冠”,估计为唐宋以后模仿汉代的“卷梁冠”样式而制作,既非《礼记》所载“周制”,也非“帝冕”,因为这些“卷梁冠”,都是“五梁冠”或“七梁冠”,够不上“十二旒帝冕”的规格。


    
图10宋“玉花冠”
       
 图11明“卷梁冠”         图12清“卷梁冠”


            
图13英国馆藏两顶“卷梁冠”               图14巴尔藏“卷梁冠”

    

   
古代汉晋以前的“玉冠”实在难见,而文献记载的说法也模糊不清,只有通过另外途径加以考察。比如出土的古代玉石作品,完全可以作为可靠的物证。汉代“冠冕”的样式,可以参看出土的“汉画像石”。汉代的画像石上,王公贵族头戴的冠饰多样,但因“画像石”为平面浮雕图,所以看不清其立体形状及内部结构,当然也看不出其材质为何。但看这些冠饰的大体形状,与《新定三礼图》画的“冠冕”近似,可见《新定三礼图》画法有所根据,基本属于“汉服”制式。“汉画像石”中还有神话传说的东王公、西王母、织女星神以及“三皇五帝”形象,如伏羲、女娲、神农炎帝、禹帝等(见图15)。


       
图15汉画像石: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神农炎帝、夏禹帝

   
这些神话和传说人物的冠冕形状,也许是有所传承,也许是根据传说而造型。如西王母的冠饰,《山海经》描述为“蓬发戴胜”,而这“胜”,有说为“方胜”,有说为“华胜”,或“花纹方胜”,还有“三青鸟为之使”,所以汉画像石上的西王母,蓬发高髻插戴“胜簪”且头顶“青鸟”。再如传说炎帝神农发明农业,可谓农业专家,而禹帝堪称水利专家,他俩常年在野外奔波,治理水土,所以头戴挡风遮雨的斗笠式王冠。斗笠为竹篾编成的简易实用冠戴,比较符合远古皇帝冠饰的原始古朴特色。再看最早的皇帝伏羲和女娲,古来传说甚多,有说他俩为兄妹,也有说为夫妻,伏羲逝后,女娲接任皇帝。因伏羲、女娲为初始人文皇帝,时代遥远且史实模糊,其事迹传说近于神话,所以其形象非同常人而为神形,因而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通常画作“人首蛇身”,或称“人首龙身”。伏羲、女娲的下身虽为“龙蛇”,而上身仍为人形,其冠饰也近于常人。女娲的冠饰稍微简单,或挽发高髻,或着花瓣式的“华冠”;伏羲的“帝冕”,则复杂多样,有的类似《三礼图》中几个尖角的“玄冠”,有的类似前高后矮的“爵弁”,有的类似前矮后高的“太古冠”,可见远古“帝冕”的样式已经失传,以致无法统一规范画法了。

   
这些画像石都是汉代作品,距今也就2000多年,而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则是距今4000多年至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而那时的“帝冕”,考古发掘至今尚未发现。不过,我们从科考出土的“玉人像”上,也许可以见到汉代以前的上古“玉冠”,甚至史前的远古“玉冠”。比如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的“玉神首”上则雕有“竖线纹高冠”(见图16),此类“竖线纹高冠”虽说出土于商代墓中,却不一定是商代制作,也可能是商代人收藏的史前古玉器,因为类似的“竖纹高冠”,在石家河文化“玉神像”头上也有(见图17)。又如更早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神像和玉佩神像,头顶上也戴“线纹大冠”(见图18),说明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此类“线纹大冠”。


  
图16商代玉神首   
 图17石家河玉神像       图18良渚玉器纹饰“戴冠神像”

   
细看这些冠饰上的线纹并非象后代“卷梁冠”形成的纹样,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出金属的“铁卷梁”。这些既高且密的纹饰,大概只有集束鸟羽可以形成,所以这类“线纹高冠”实为远古部落首领戴的“鸟羽冠”。原始社会为游猎时代,部落首领往往用猎取的大鸟羽毛做成标志性冠饰,此种习俗至今在某些原始部族中遗传,如中国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仍保留头戴“鸟羽冠”的原始习俗。云南白族戴的“凤凰帽”和贵州苗族戴的“锦鸡冠”都可见原始“鸟羽冠”的影子。虽然有的制帽材料已换作布帛或银箔,但其形状仍类似远古“鸟羽冠”,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巨大的“扇形冠”,其形状酷似良渚神像头顶的“大羽冠”(见图19)。这也印证了西南少数民族为古代东夷族后裔的传说,因为东方夷族原始部落崇祀的图腾就是“神鸟”。


                       
图19 西南少数民族各类“鸟羽冠”

   
“夷”字本身就是“持弓人”的象形,善用弓箭猎鸟的东夷人,常用鸟羽作为装饰,因吃穿皆依赖于鸟类,所以崇拜“鸟神”并祀为氏族“图腾”。因此,“鸟图腾”部落氏族又被称为“鸟夷”。远古“鸟夷族”的帝王为“少昊帝”,少昊氏部落被北方来的“黄帝”部落打败,大部分东夷人被黄帝族兼并,少数东夷人退避西南地区,即后代所称的“三苗”、“九黎”。由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鸟羽冠”,可见遗留的东夷族“鸟图腾”崇拜。留在原地融于黄帝族的东夷族后裔,后来复兴建立了商朝,初建都于曲阜,后西迁安阳而称“殷商”。殷商人意欲传承少昊氏族的“鸟图腾”,所以商代玉器和青铜器上多有鸟形纹饰。如江西新干出土的商代“玉鸟人”(见图20),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的西周“鸟冠玉神像”(见图21)和“鸟形冠玉人”(见图22),他们头部都装饰“鸟形冠”,可算古代“鸟冠”的物证。


   
图20商代玉鸟人           
图21西周鸟冠玉神像       
图22西周鸟形冠玉人

   
后来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夺取朝政,而遗留东部的殷商二十万军民却去向不明。据说这些遗民流落到美洲建立“殷地安”即“印第安”部落,所以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柱”上,可见其先祖神像头顶神鸟的形象,可称“鸟冠祖神”(见图23)。至今美洲印第安人部落首领头戴“翎羽冠”,实际为“鸟羽毛”的展现,可称“鸟羽冠”(见图24)。


     
图23印第安“图腾柱”      
         
 图24印第安人“翎羽冠”

   
不管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还是美洲印第安人,都是远古东夷族的后裔,作为图腾标志的“鸟冠”或“羽冠”,证明他们都遗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习俗。笔者藏有一批古玉雕“鸟冠神人”,神人头顶都雕饰“鸟形冠”,即为远古时代东夷部落的“玉鸟图腾”,其中几件与印第安人木制的“图腾柱”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图25)。笔者还藏有几尊史前古玉人像,可见中国远古祖先头戴的“鸟羽冠”与印第安人所戴何其相似(见图26)。还有一些取象于鸟尾而略加变形的“翎羽冠”,其下部钻有发筓穿孔,明显为实用的“玉羽冠(见图27)。察看这些“玉鸟冠”与“玉羽冠”,造型古朴,沁色老旧,工艺类同红山文化玉雕,明显为史前高古玉器。这些古玉“鸟冠”,可谓后代所称“褐冠”或“雀弁”的早期造型,因其体重较大,不宜日常戴用,估计可能作为象征性礼器,在举行仪式时临时戴用一下而已。但由这些“玉鸟冠”与“玉羽冠”可证远古东夷部落的“鸟图腾”的存在,同时可见中国创行“冠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图25玉鸟图腾


                             
图26羽冠神像


                                
图27玉羽冠

                          
四、“玉筒冠”考

   
在尚无成熟文字的史前时代,关于史前“玉冠”的记载肯定缺乏。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玉人像,其头部装饰有冠状物,似可补古籍之缺载。如安徽凌家滩史前遗址出土的玉人,其头顶便雕有扁圆形冠状物(见图28),因其为片雕,很难看出圆冠的具体形状,但参看上海博物馆藏的史前玉人头戴的圆箍形头冠,大概同属一种类型头冠(见图29),此类头戴圆箍形冠的玉人像,湖北石家河史前文化遗址也有发现(见图30),可见史前原始社会人们常戴这类“圆箍冠”。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史前玉人头像,此像怒目圆睁、阔嘴獠牙,似人非人,可称“玉神像”,其头顶戴有稍小一点的“圆箍冠”(见图31)。此类“玉神像”与湖北石家河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神像”(见图32)造型极为相似,均头戴“圆箍冠”,估计同为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古玉雕。与石家河“玉神像”面部造型类似的还有加拿大巴尔先生所藏的“玉神像”,可见其也应属于石家河文化类型“玉神像”(见图33)。但巴尔藏品“玉神像”头顶的“圆箍冠”更为高耸,若为圆雕的话,此冠肯定应为“圆筒冠”,这也算是远古“玉筒冠”的一个旁证。

   
再看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斜口圆筒玉器”(见图34),其形状完全同于中国故宫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筒形冠”(见图35),可见英馆的“斜口圆筒玉器”应为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筒冠”,略有不同之处仅在于英馆的“玉筒冠”外表雕刻神面纹,估计出产时期略晚一点。笔者也藏有两件外表雕刻纹饰的“玉筒冠”,一是“展筩”凸雕“蝉纹”,大概为史前之物;二是浮雕神面纹,可能为晚一些的商周之物(见图36)。


    
图28 凌家滩玉人
         
 图29上博玉人          图30
石家河玉人像


    
图31上博玉神像       
  
图32石家河玉神像         图33巴尔藏玉神像 


   
图34英馆玉筒冠     图35故宫玉筒冠        图36笔者藏品“雕饰玉筒冠”

   
总之,由以上古玉文物可证,红山文化“斜口圆筒器”并非某些人所说的“马蹄形器”,而是远古时代的“玉筒冠”。这些“玉筒冠”遗埋地下5000多年,后人未曾得见,以致失传而不见载于古籍。但从后人根据传说而作的记载中,似乎还能看出点影子,如《新定三礼图》中画的“太古冠”,即呈圆筒状,但冠顶封闭,不像“玉筒冠”上下贯通,可见此“太古冠”已非远古之制,只是上古“缁布冠”的遗象而已。《新定三礼图》还载有一种“通天冠”:“《后汉志》云: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有展筩。……图制或殊,更存一法,他皆类此。”文中说“直下为铁卷梁”,看其附图,应属“卷梁冠”之类,然因何得名“通天”?则难以想象。其文说是根据《后汉书·舆服志》所言而画,又说“图制或殊”,可见汉后“通天冠”的形制已失传,若依据《后汉书·舆服志》中部分文字描述:“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却”,说的倒像红山文化“玉筒冠”的外形,只是没说内部是否为空筒。笔者以为,既名“通天冠”,似乎应为“敞口空筒冠”,戴冠者可通过“敞口空筒”以“通天”。《后汉书·舆服志》中将“通天冠”排在了“爵弁”类的首位,其后的“高山冠”、“远游冠”统说“制如通天”,可见“通天冠”早于各类冠,且为各冠的典范。早于《后汉书》的东汉《汉官仪》说:“天子冠通天(冠)”,可知“通天冠”为规格最高的“天子冠”,只有“通天”的“天子”才可佩戴,据说秦始皇就常服“通天冠”。汉承秦制,汉代皇帝也常戴“通天冠”,所以《汉官仪》说:“天子冠通天(冠)”。但“通天冠”的具体样式,《汉官仪》中并未细说,而南朝的《后汉书》关于“通天冠”的描述也不明确,以至于宋朝的《新定三礼图》将“通天冠”画成了与“方山冠”几乎一致的样子,可知远古“通天冠”式样已经失传。

   
笔者认为:红山文化“玉筒冠”,实为远古帝王头戴的“通天冠”。其根据:一是古玉器为古代帝王“以玉事神”的专用宝器,“玉筒冠”则为天子(天之子)“通天神”所用的“天子冠”;二是“玉筒冠”本身的形制适宜头部佩戴,文化遗址中通常置于部落首领头部;三是尚有高古玉雕“戴冠神像”以作旁证,比如笔者所藏几尊古玉神像,即表现了远古部落首领(先帝)加冕“筒冠”之形象,因先帝相貌非凡而雕塑如神,所以此类玉雕可称“戴冠神像”(见图37)。原始部落首领通常身兼大巫师,宣称自有“通天”本领,可代表天神统辖众民,其标志就是头戴“空筒敞口通天”的“通天冠”。所以,后代的皇帝号称继承“天统”的“天子”,为表现其“通天”特征,也循例头戴“通天冠”。另外,笔者还有一尊头部造型甚为奇妙的古玉神像,其头顶直接雕成“筒冠”形状,似乎神人头脑直接“通天”,此玉雕可称“头脑通天神像”(见图38)。古人雕此神像,大概就为表现“神脑通天”之寓意,由此也可明晓“通天筒冠”形制的创意原理了。


                      
图37
戴冠神像                      图38头脑通天神像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圣王重冠”,史前已发明和应用各种“冠冕”,传至周代尚有规范的“冠礼”制度。通过古文献与古玉雕的对照研究,证实中国远古时代已制用“玉冠”和“玉鸟羽冠”;而红山文化玉雕“斜口圆筒器”,应为远古帝王“通天”戴用的“玉筒冠”,亦即后代所称的“通天冠”。

                                   
2014
年4月于济南“尚古玉堂”

     

2014-04-27 00:13:06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81bc6c0101jwu6.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