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德国之旅—新柏林(3)
Wednesday, May 6, 2015 17: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德国之旅

   
新柏林(3)

   
2012
430日,开始游览柏林市区。有人说:市区有什么看头?柏林的市区故事多多,但写起来,又有点儿“狗咬刺猬”,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了。

   
想来想去,读者还是跟着我们父子俩的两条腿,走到哪儿说那吧,免得文章如旅游指南,像说明书。我觉得,说明文不适合游记。风景里有情,有意,有思想,有人气儿,总有作者的影子,才有意思。

    那就从街景写起。在陶恩齐恩大街,街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城市雕塑——“柏林”。1987年,为纪念柏林建城750周年,市政府委托一批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创作一件象征着走过20世纪的柏林的雕塑作品。其中一对艺术家夫妇马丁.马琴斯基和布丽吉特.德宁霍夫,共同创作了名为“柏林”的雕塑。

    
远远望去,四根弯曲的光滑树干,每两根顶部弯曲在一起,彼此断裂。其中两根又套在一起,形成了分离中有联合的形象。这种“整体中的断裂”,立刻使我想起了东西德分离又统一的历史。于浮想联翩中,不禁暗暗叫绝。

   
柏林市中心有一条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大街的
4号有座建于1816-1818年的建筑——“新岗哨”,吸引了不少游客。它是德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入口是多立克柱式柱廊,装饰有胜利女神的三角门楣,造型严谨规整。1931年用作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普鲁士士兵,成了“战争与暴政牺牲者纪念岗亭”。

   
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桩故事:“新岗哨”最后一名被关押者是科佩尼克市长朗格汉斯。
 
1906
1016日,伪装成上尉的鞋匠福格特带人“拘捕”了他,并掠走了钱物。福格特落网后被判徒刑,史称“科佩尼克的上尉”。故事被联邦德国拍成了彩色故事片,我国上影译制过,为1983年版。

   
“新岗哨”
1960年至1990年,点燃有“长明焰”。前总理科尔时期,“新岗哨”内安置了科勒惠支雕塑的“悲伤的母亲”,是一件反映战争与迫害之罪恶的力作。许多人通过窗口朝里张望,笔者不明就里,也看了看,只见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痛苦地俯首坐在地上,雕像前摆放着彩色花圈。

   
腓特烈大街43号,有个“查理边检站”,也是游人必到之处,这是东、西对立留下的遗迹。称“遗迹”,是随着冷战的伤痕渐渐被人淡忘,昔日的检查站只剩下一个复制边检营房和路中央的一幅大型照片。

   
想当年,这里可是最能彰显东西方冲突的地方。1961年11月,不熄火的美军装甲车与炮弹上膛的前苏联的坦克,曾经在此处的国界线两边,紧张地对峙了72小时。

   紧挨着边检站,44号是座“查理边检站大楼”,这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用来越境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工具,是东德人为了逃避共产专制,秘密奔向更广阔世界的“发明创造”。

   
柏林有许多著名的广场,那里更是游客集中的地方。而最具诱惑力的,当属波茨坦广场了。150年前,柏林的第一条铁路从这里通向波茨坦,波茨坦广场和波茨坦火车站也因此而得名。

   
二战前,波茨坦广场与相邻的莱比锡广场,是欧洲最繁忙的路口之一。31条有轨电车、公交车线路汇聚于此。祖国大楼、舞场、酒吧、啤酒馆,热闹非凡,二战时夷为平地。之后将近50年的时间里,这里无人问津,一片荒凉。

   
两德统一十年后,这里又成了繁忙的建筑工地,新的德比斯楼群、西亚特饭店、伊玛克斯电影院、柏林赌场拔地而起。特别是索尼中心——一座未来风格的玻璃建筑,成了凸现柏林建筑现代化、高科技的地标。建筑由美国建筑师海默特.扬设计,景观设计出自彼得.沃克的手笔。

   
当我步入这组由索尼公司欧洲总部、电影媒体中心、写字楼、商业服务、住宅公寓、休闲娱乐广场等内容构成的步行商业“城”时,仿佛进入了未来时空。平生第一次领略了什么是建筑的现代、前卫、先锋、科技。一个巨大的轻钢屋顶,把几栋建筑笼罩在统一的街区之中。


   
仰望屋顶,轻似蝉翼,非常透明。绿色植物包围的采光天窗已成经典。地上铺装是欧洲传统街道最常用的灰色小石块。植物配置简洁利落,小品以不锈钢为主,灰色的主调加上鲜艳的绿色,构成了最现代的色彩。景观的软质和色彩,柔化着流光溢彩的建筑。环境清爽得令人心旷神怡。在半室外的空间里,人们在悠然自得地餐饮、休闲、聊天,乐在其中……。

   
世人皆知的柏林电影节,“金熊、银熊奖”颁奖仪式也在这里举行。索尼中心内上下三层的名店购物廊,已是欧洲销售额最高的购物区之一。波茨坦广场站每天的人流量上百万人次,游人昼夜不绝。

   
有人评论:“索尼中心代表了一个新的科技视角的展开和一种新秩序的建立。它不是一幢建筑,而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面是“真正”的城市中心,里面是“虚拟”的城市。通道和入口强调出这种从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过度”。

   
是啊,索尼中心的周边是传统的城市街道和空间,二者巧妙结合,便在柏林传统的街坊式城市结构与现代化、科技化景观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在国人的眼里,一提起德国,首先会联想到贝多芬、啤酒、足球、马克思、柏林墙。在索尼中心外,就有一段“柏林墙”,前面还有一位前东德红军模样的人,站在一个遮阳伞下,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印章,估计是为游客盖章留念。我不明就里,还以为这就是“柏林墙”,实际只是摆了几块供游人浏览。真正的柏林墙并不在这里

   
中午了,父子俩登上了旁边的一座商业楼,二层有个小酒巴,坐下来简单地点了些东西。我是啤酒和德国黑森林水点心;小二吃有点儿像苹果派。楼道中间也有块柏林墙板,两侧镶嵌着许多冷战时期的照片。其中有东柏林人如何朝西德翘首探望的镜头,特别有趣。以及推倒柏林墙和欢呼雀跃的场面。

   
柏林的交通非常方便。半空有轻轨火车,地面有公交车、有轨电车;地下有一四通八达的地铁;河面上有往来不断的旅游船;大街上有色彩斑斓的敞篷游览车,人们高高地坐在车顶上欣赏。在游人集中的地方,还有马车、人力车。人力车的造型特别漂亮,有的流线型,如“火箭

   
父子俩乘轻轨火车,到了柏林墙旧址。长长地,望不断头。墙的里外都有五花八门的绘画,留言,凃鸦。还有祖国同胞写的“豆腐渣工程”,字迹歪歪扭扭,莫名其妙。

   
柏林墙是在1961年8月12日到13日一夜之间建成。没有任何一个情报机构得知这个周密的计划,其军事意义上的准备工作堪称完美。起初只是用铁丝网和水泥板设置的障碍物,后来才使用灰岩石和钢筋水泥,建起了坚固的高墙。从此将一座城市一分为二,历时28年。

   
期间墙边不断响起射杀越境者的枪声。墙内还设置了空旷的封锁区。墙西这边造起了瞭望台,观光者纷至沓来,销售明信片的售货亭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艺术家们在墙上画上了各种图案;而同时在墙的东侧实行的是严格的监控系统,越墙而过要冒生命危险。当年40公里长的柏林墙,如今只留下了极少的几段,其中东侧画廊可以参观

   
离开“柏林墙”,前面有一座红砖色的廊桥,廊桥的这边也是一座石桥,中间的马路上车来车往。站在桥上回首,漫长的河水在滔滔流淌。河边绿地的外侧,就是那道诱人遐想的墙。1989年五、六月间,北京发生了“XXX事件”。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柏林墙倒塌。

   
二十三年过去,一度分裂的德国,又重新步入复兴的大道!哦,柏林!你慨尔慷式的天翻地覆,吸引着多少人来此观光?感受你的变化,领略你的新风貌?!

                                     

   
柏林是个博物馆城,
展示着这座城市辉煌灿烂的艺术和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市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岛。因位于施普雷河与铜渠之间,故名。岛上主要有老博物馆、新博物馆、老国家艺术画廊、佩加蒙博物馆、博德博物馆,等等。

   
岛上的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广场上喷泉流水,空气清新。高大巍峩的建筑,彰显着柏林的历史。岛上最为著名的是佩加蒙博物馆。“佩加蒙”的意思原本是公元前
200年间小亚细亚一个王国的首都。

   
这里展出了许多古巴比伦、埃及、波斯等地文物。馆前的高台阶上排队的人很多。时间有限,父子俩主要欣赏建筑和岛上风光,入内参观只好免了。
走在大街、市区,柏林众多绘画艺术家们的作品,在各种形式的画廊,房屋墙壁以及艺术中心都可以看到——作为文化艺术之都,柏林也是全球最活跃、最重要的城市


   
和欧洲其它城市一样,柏林有各式各样的教堂。尽管柏林战后重建原则是“恢复旧貌”。但“恺撒
.威廉姆纪念教堂”作为二战的废墟、遗物,却没有恢复,依然不屈似地挺立着,意在时刻警示后人。而一座现代化的教堂,则与“废墟”并肩而立。走进去,广阔的空间摆满了桌椅。昏暗中,迎面是一幅巨大、湛蓝如海水的“瀑布”,正中间是高大的耶稣,令人望而肃然起敬!在宏扬基督精神上,与传统教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平时和旅游中,笔者最不喜欢逛商店。这次不同了,特意游览了柏林的巴黎“老佛爷”分店、
206号商厦、德國最有名、最壯觀且最高級的柏林KaDeWe百貨公司。老佛爷”分店的建筑特点是模仿巴黎“老佛爷”的高耸巨大的穹顶,这里是钢架与玻璃,透明而敞亮;206号商厦的装璜和地板,漂亮得令人炫目,亮丽得有点儿张扬;登上KaDeWe百貨公司楼顶,是供餐饮的地方,父子俩却享受到了饱览柏林风光的快乐。

   
人生机遇难得,晚上
9点多至10点半,在洪堡大学、电视台等四处漫步,沉迷在柏林美丽的夜景里。将夜色中辉煌的建筑形象,定格在照相机的磁盘里。然后乘轻轨火车,返回我们的“格兰德酒店”。

                                            
2012
530日写于巴塞尔。

     

2015-05-06 17:52:03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mu9.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