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为什么道德滑坡失去底线
Saturday, September 5, 2015 18:03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为什么道德滑坡失去底线

    从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到1974年的批林批孔,再到近些年来祭奠孔子,弘扬国学,学习《论语》,中国转了360度又转回原点,一百年哪,一百年转了个圆圈又回到原点!

    说到底,历次的运动,都是将孔子看成了政治符号,借以达到某一种政治目的。要理性地认识孔子,需将他还原成历史人物,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阅历,有成就有错误也有七情六欲的立体人物。

    要深刻认识孔子及其学问,需将他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一方面,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农耕经济占据绝对地位,他的思想以及形成的思想文化,自然属于农耕文化。农耕经济产生的政治制度,只能是以皇权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所以想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希望通过“克己复礼”使社会退回到“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期,尽管显得十分幼稚,然殷殷之心可鉴日月。

    需要将他放在受家庭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一方面,少年孔子随同母亲颜征在生活在极度贫穷的贱民行列,从而对下层社会十分了解,极易产生同情下层民众的仁爱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是宋国国君微子的后代,虽然后世逃亡到鲁国,父亲叔梁纥还做过陬邑大夫,依然是贵族。贵族后裔难免有贵族情结,要恢复家族的昔日辉煌,必得同周王室兴旺发达密切联系,这正是孔子企图恢复周礼的原因之一。

    将孔子及其《论语》放在世界范围内加以考察。“文革”之后,特别是整个社会到达的滑坡以来,很多以民族复兴、国家兴旺为己任的文化大家,都曾痛心疾首地指出:道德滑坡同批判孔子密切联系。此种说法似乎是很有道理,环顾四周,台湾、南韩、日本等国,虽然实行民主制度,却一直坚持儒家文化。与之相比,儒家文化的故乡,抛弃儒家文化的恶果自然显现。然而再将视野放开些,环顾世界,西方国家不曾引进儒家文化,然而他们国家的社会道德却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是澳大利亚,建国只有160多年的时间,几乎是没有历史,谈不上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祖先,大多数都是刑事犯,从一个刑事犯占据大多数废墟上起步,今天的社会风气依然令人肃然起敬。显然,中国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文革”中间的“批林批孔”,都不是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

    社会道德的涵养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正如一个先哲总结的那样:“君子以奖惩劝人善,圣人以名节劝人善,佛以因果劝人善。”翻译成白话,就是“政府使用奖励善良,惩罚丑恶引导风气,学校以名誉节操引导学生,宗教以因果报应引导众生。”此三者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政府不可能替代学校和宗教作用,学校和宗教要不失众望有所担当。

    政府奖惩分三个层次:其一是舆论引导,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不用再说,一切向钱看造成的偏向显而易见。其二是奖善惩恶,惩罚丑恶懈怠不力,奖励良善失去公正,甚或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以丑为美,以美为丑,会在很短时间内,摧毁整个社会道德的大堤。其三是官员引领风气之先,诚如孔夫子所说:“君子之德也风,小人之德也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公权失去制握的社会,官员必然会始则作伪终而无耻,滥用公权、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腐败泛滥、流恶无穷。政府自然无公信可言。公信力丧失的社会,道德底线就被砸碎,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会层出不穷。

    学校是消除愚昧野蛮构建文明科学的神圣殿堂,基本方针是尚德崇智,当把学校办成按照人头收费的企业,当校长将学生当成自己升官发财的台阶,教师将学生当成实现拿取高额奖金的工具时,学校什么幺蛾子都出,就是不能出人才,充其量出一些考试机器,大致不会产生品学皆优的有用之人。

    将宗教当成迷信或者精神鸦片,宗教的道德建设功能已经丧失;反之,貌似昌盛实则成为大把敛财的场所,“淫僧”、“淫道”,”贪僧、“贪道”会层出不穷,这类事业内人心照不宣,业外人依然明白大概。这不仅是宗教的悲哀,更是全民道德涵养的悲哀。

    以上三种功能均有丧失的时候,何谈社会道德的涵养建设!大致来说,目前中国的道德滑坡,正是三者缺位的恶果。

    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优秀文化如同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发掘发扬对中国以至人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毕竟传统文化产生在农耕社会,同目前的世界潮流,同中国商品经济基础已存在不相适应的内容有目共睹,扬弃地继承才是科学的态度。即是说,发掘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必得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为后者服务。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公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12个内容并不平列,其中富强、和谐是目标,追求的是国泰民安,这是历代政治家治国理念的最高境界。民主、法治是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只有摈弃专政建立民主制度,摈弃人治实现法治,才能够实现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是民主制度的衍生物,是这种社会制度的应有之义,必然产物。诚信、友善是法治精神的应有之义,必然产物,敌意和欺诈会受到法律的无情制裁,是政府奖惩作用充分发挥的必然结果。爱国和敬业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即做好本职工作,正如胡耀邦196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所讲的:干部就是要干,战士就是要战,不要提到游离层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普世原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顺应了世界潮流,更深得国人之心。得人心者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定会向《人民日报》评论的那样,“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此篇为拙著《从历史背景读论语》序言

     

2015-09-05 18:00: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4e9540102w2h9.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