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赡养费用不缴税”回归税收伦理
Thursday, December 10, 2015 10: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文/晏扬 

  未来五年,深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常住老年人口将增加到76万人。如何应对这一形势?日前,《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意见稿提出,“将对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给予优惠政策,适度增加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的工薪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实现赡养费用税前扣除。”

  赡养费用税前扣除,即赡养费用不缴税;增加工薪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即提高工薪所得税的起征点。总体而言就是减税。譬如某个人月收入6000元,按目前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其中2500元收入须缴纳个税。如果这个人每月赡养父母还要支出1500元,那么按照深圳市拟实行的减税政策,对这1500元也不征税,即每月6000元收入中,只有1000元收入缴纳个税,个税负担明显减轻。

  这无疑是一大善政,而且符合税收伦理。税收伦理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公民的基本生活费用不征税”。基本生活费用是满足公民衣食住行的必要开支、基本开支,政府再穷也不能征用这部分钱。一般来说,个税起征点代表着公民的基本生活费用,但在现实中,一个公民除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往往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按理说,赡养费和抚养费其实也是基本生活费用,或者说是老人、孩子的基本生活费用,同样不应该缴税。

  在这个意义上,深圳市拟对赡养费用实行税前扣除,契合了社会实际,回归了税收伦理,体现了政策温度,展现了政策善意。实际上,近年来,从决策部门到社会舆论一直在探讨“综合所得税制”,即把家庭成员及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纳入个税政策的考量范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综合所得税制”是今后个税改革的方向。可见,深圳市此举,是沿着既定的个税改革方向先行一步,具有创新价值,也具有引领价值。

  而将“赡养费用税前扣除”与应对老龄化社会联系在一起,使得深圳市此举更具现实意义。不管是提倡“居家养老”,还是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光说不行,还得有政策层面的具体激励措施。与老人同住的子女少缴个税,赡养父母的费用不缴税,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励,一举可以多得。

  其一,减轻了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让更多年轻人有能力赡养好父母,更乐于陪伴在父母身边,做孝顺的儿女;其二,儿女的孝顺,会让更多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乃至老有所为,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将渐趋浓厚;其三,将会有更多老人愿意“居家养老”,有利于减轻政府、社会的负担和压力,让我们能够较为从容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其四,与父母同住可减税、赡养费用税前扣除,这些探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为今后的个税改革和“综合所得税制”提供镜鉴。

  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譬如怎样认定子女确实与老人一起居住,以及怎样计算赡养费用等,可能都是难题。但是,只要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就没有理由不坚定地走下去,困难总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克服,问题最终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015-12-10 10:39:12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929780102w68l.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