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猩球崛起》:勇敢的猩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20: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与绝大多数拿科学实验说事的科幻片一样,在《猩球崛起》里,同样有一个天才但偏执的“疯子”科学家、一群利欲熏心只想通过科学实验赚取超额利润的贪婪商人,以及一个开始时无限光明但最后越来越走向黑暗的实验结果。这种反思启蒙理性以及拷问现代世俗价值观的路数,早在人类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里就已经显露无疑,时隔多年,基因技术的桥段早已取代了弗兰肯斯坦那笨拙的肢体拼贴术,但科学(生理-医学)家们僭越神权,妄图用人类理性来重制生命和灵魂,最终滑向万劫不复深渊的故事走向,依然故我。

       
表面看起来,弗兰肯斯坦造出了一个活跳尸式的怪物,而《猩球崛起》里的科学家威尔只是造出了一只智商超群的黑猩猩“凯撒”。不过从本质上看,弗兰肯斯坦和威尔一样,都是赋予了某样事物以“灵魂”,而一旦这东西有了“灵魂”,那就意味着它/他/她开始跟人类一样有了思维,甭管是活跳尸、黑猩猩,还是机器人,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尽管这是句误译)明白无误的告诉人类:我们必须正视他们,把他们纳入到我们的主体认同范畴中来——这一认同过程无疑将伴随着剧烈的矛盾斗争展开,于是,这也成为了此类题材科幻电影的核心戏剧冲突之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猩球崛起》跟《机械公敌》的主旨如出一辙,人类总是在进行着“物”、“我”的区分,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能驭物而行,实在是人类的本真特质。科耶夫解读黑格尔时,紧扣“主奴辩证法”间那场永恒的“承认的斗争”,他说的当然是两个/组独立的主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可“物”若有了独立的主体意识,便意味着“物”加入到了作为类别范畴的“我”中,由此,“物”“我”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为了“承认”而展开的你死我活的搏斗——《猩球崛起》正是由此而来。

       
在基督教的语境下,率众而起的“凯撒”,与那个开始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桑尼”一样,都成为了某种先知般的角色。“凯撒”遗腹而生,它的生物学父亲是谁并不重要(电影中根本没有提及),重要的是那个提升智商的药剂112,112就像圣灵般经由母体赋予“凯撒”以灵魂,由是,“凯撒”的身世,与那个感圣灵被孕而生的耶稣极为相似(不过人类之手造不出圣灵,只能造出魔鬼之灵)。

       
而对某些人来说,《猩球崛起》其实更像科幻动作版的《动物庄园》,有了自我意识的猩猩们不堪忍受奴隶般的生活,毅然掀起了武装暴动,而且一早就定下了森林包围城市的路线方针,没有重武器,便打起了灵活的游击战,抛头颅洒热血,飞夺金门桥,终于在旧金山郊区的红杉林里建起了起义根据地。

    
“凯撒”满腔怒火喊出那声“不”时,总让人想起华莱士临刑前那句气贯长虹的“自由”。

       
猩猩有了意识,都知道追求自由,如果浑浑噩噩的苟且偷生,岂不是连畜生都不如?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8期

     

2014-09-04 20:13: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d81e20102v154.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