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10亿美元豪赌:水土不服困扰Uber
Monday, June 29, 2015 22: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Uber这家科技新贵,对中国有极大的决心,就象此前所有的互联网巨头一样。水不服曾经困扰过Uber的前辈同行,现在也正在困扰着Uber。Uber的这些前辈几行包括雅虎、谷歌等,更早的时候,还有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公司。

Uber决定在中国花血本,公司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宣称Uber今年计划向中国市场投资10亿美元,这是Uber给中国对手的一封战书。

Uber为什么愿意在中国市场花血本?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按照卡兰尼克此前公布的数据,Uber在华每日订单量接近100万单。 

中国投资为什么愿意投?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之后,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值想象空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美好前景如是,Uber在中国的问题也同样很多,除了政府监管之外,最受人关注的就是Uber面临的刷单问题。来自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预估:Uber在华每日订单量其中有30%至40%的订单是刷单,每天Uber在中国光被刷走的金额都超过千万。

问题为何在Uber那里特别严重?刷单问题产生于两个原因,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高额补贴,使刷单有了利益驱动;其次是Uber的就近派单机制,使刷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与Uber不同,其中国竞争对手嘀嘀、快的都是抢单机制。

困扰跨国互联网、软件巨头的原因至少包括下面三项,首先是消费者,比如版权保护意识,对于软件与互联网产品,中国消费者更倾向免费;二是监管,互联网与软件服务,或者涉及信息安全,或者牵涉其他隐患,中国互联网软件服务更易获得监管机构的信任;三是合作伙伴,本土合作伙伴与其他地区很不一样,生搬国际经验往往碰得头破血流。

很多互联网巨头,比如Facebook、Twitter等,则因为相似的原因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与以前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软件公司不同,Uber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原因的结果,算疑难杂症。

派单导致刷单

Uber刷单的确十分严重,在淘宝上,用“Uber”和“优步(Uber中文名)”两个关键词做搜索,发现出现的几乎都是账号买卖和刷单的信息。涉及到Uber乘客和司机账号买卖的淘宝链接,超过两百个,排名靠前的总成交量都在1.4万。

上述大部分的店铺都有一个优步“交流”QQ 群,通过这些QQ群进行刷单,是多种刷单方法中的一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刷单发展至今,主要有四种刷单方式。最简单的刷单方式在两个熟人之间完成,熟人A面对面下单,Uber会自动将订单派给熟人B;第二种方式通过职业刷单QQ群,车主要QQ群里告之自己的位置,群内可以找人配合,Uber的补贴两人私分;第三种方式一个有很多个手机,自己抢自己的单;第四种方式更技术,刷单团队有GPS路径模拟定位仪器,网购价8000元,可以不坐车也能刷,只需要告诉他们车牌号和位置,他们会钉到你,然后虚拟跑一段,形成订单;当然还有就是刷单者购买一个可以修改串号的手机,或者拥有多个手机,同时登陆多个乘客账户和司机账户,自己给自己刷单。

Uber有一个目标是让乘客最快获得订单,最近就是最快,基于LBS技术完全可以就近派单。为订单回馈的即时性,这一模式要美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但在中国却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再近也近不过刷单的熟人之间的面对面。

另一个诱发刷单的原因是高额补贴,根据Uber的政策,早上7点到10点,晚上18点到23点,Uber会给司机补贴1.5倍至2.5倍,也即是乘客付了50元打车费,Uber会补贴75元至125元,司机实得125元至175元。另外,只要司机单周做满70单,即使收入不够7000元,Uber也会补贴剩余金额。很多人的实践结果是,兼职Uber甚至比自己的正职工作还多。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Uber刷单的繁荣。有业内人士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仅淘宝一个渠道,就买卖了20万左右的Uber乘客账户。而淘宝订单主要是以小散用户为主,更多大量批发的用户是通过电话、QQ等私下接洽完成。

更高补贴可抢夺专车行业的核心资源,即专车司机。竞争对手在补贴力度上,都不及Uber这么“疯狂”。另外,嘀嘀快的等使用的是抢单模式,用Uber司机的方式刷单,不能保证熟人派单被自己抢到。

Uber出发点没有错,提升用户体验;Uber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司机这么聪明,补贴成为大多数专车司机的生财之道,虚耗财力,却不能带来订单。更大的问题是,他会成为Uber的附骨之蛆,吸食Uber精髓,影响Uber生态健康。

在uber司机的各种群中,如何刷单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目前有职业刷单群体的出现,在刷单群中,“护士”指的是专门刷单的乘客,“病人”则是接单的Uber司机,刷单的行为则称为“打针”。

“病人”与“护士”不是Uber需要的乘客与司机,是投资分子。Uber生态是一个由平台方Uber、乘客、专业主组成的系统,现在却渗进了大批投机分子。避免成为投机分子的舞台,这是Uber的问题。

10亿美元豪赌

10亿美元抢占中国市场,无疑是一场豪赌。问题是,花掉10亿美元,Uber就能赢得中国市场?

在卡兰尼克发给公司的内部邮件中,Uber计划2015年在中国市场投资10亿美元,并在明年内扩张到另外50个中国城市。

中国有13亿人口,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使得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成为全球的消费市场的制高点。争夺中国市场,是新的全球制高点之争,只有在这里成功,才能“车联网”时代获得全球制高点。

问题是按照Uber的烧钱速度,10亿美元能烧多久?烧钱的时间与市场份额正相关。按照Uber提供的数据,成都42000司机,一个司机一天5单,平均每单补贴60元,一天就是1260万,一个月就是3.78亿。这尚没计入每周的7000元补贴。

淘宝上预计有20万账号,即使不计入周补贴,一个月就是近20亿。10亿美元差不多三个月就可以补贴结束。

补贴的目的很简单,获得司机,以及更多日单量。事实上,关于Uber的日单量,各方说法不一样。除了卡兰尼克的100万单以外,另外分析人士表示:Uber中国目前大概有每天30余万单,但其中可能至少有4成是各地的刷单军团刷出来的。他认为美国总部对此心知肚明,中国的成都、广州这些城市的单量已经远远超过了Uber在其他国家城市的单量。

高订单量可以讲资本故事。美国总部不知道的是,刷来的订单量有多少。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查出来的数据。

滴滴、快的的红包补贴大战给了Uber很大的启发:在中国不发红包就别谈营销,滴滴、快的在中国的成功与红包补贴有很大的关系。互联网人士金错刀认为:对于Uber来说,学滴滴、快的搞红包大战,只是皮毛,更应该学习的是思维。

何谓思维?比如抢单模式,而非派单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或者换一种说法,除了从营销方式上向中国同行致敬之外,更应该在产品、运营思路方面致敬,因为这里中国,面对的中国的消费者,不要照搬美国经验。

金错刀认为,当年淘宝跟易贝打的时候,易贝实打实地投了3亿美元广告,结果如何?易贝败给了淘宝。

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中国还没有胜绩,10亿美元豪赌,会换来一个例外?还是易贝当年在中国的翻版?

     

2015-06-29 22:26: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afab30102wate.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